第321章保留意见(2 / 2)

刘牢之点头称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虽然我们不曾虐待这些俘虏兵,但是也难以阻挡他们有思乡之情。除非我们搬迁的百姓里面,有他们的家属,否则,秦军的俘虏补兵之后只能到北兖州或者是北豫州驻扎!”

邓遐却不以为意:“军中的士卒,很多的时候是身不由己的。除非他们能够聚集起很多人来,否则他们是无法背叛军队的。固然有将领不忘故国,时常会叛回旧国,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能做到为新主忠心效力的!毕竟一个‘反复无常’之名,会让敌对的双方都不信任的。”

“都督之言,高屋建瓴,放在国家层面自然是没错的!”刘牢之叹道,“但是司州只是一个小军府,又缺乏朝廷的支持,一旦在战场上遭遇挫败,很可能就是无法收拾的局面。我们——不可不慎啊!”

“缺乏朝廷支持”这几个字,说出了刘家兄弟的辛酸。

这些年不管是建康的司马氏还是大司马桓温,从来都没有把司州当做自己人。即便司州取得大胜,立下大功,他们也没有实质性的援助。就连在司州上下的眼中不值钱的将军号,朝廷也不肯轻易地给出。刘家兄弟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后方的那些“大人物”,从来都不会把司州的安危放在心上。司州想要强盛,谁也不能靠,只能靠自己。

邓遐自然也知道朝廷和大司马对待司州的态度,不过这对他来说无所谓。现在是大司马摒弃他,朝廷既没胆量又没实力用他,反而是司州既有实力又有诚意。他了解过,在司州能够一下子掌握六千军队的,除了刘家兄弟再无他人了。而刘牢之手下的那些人,可基本上都是自己“弄”来的。

“只要我们能齐心协力,抱团取暖,这司州就一定可以屹立不倒!”邓遐安慰道。

这位被桓温打压的宜城县开国伯,如今一门心思到河东去建功立业。对于司州的现状,邓遐这些时日也了解了一些。虽然晋国上下都没有给与司州相应的支持,但是刘家在这里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司州民间这些年因为刘义之不断地对外掠夺,也还是很殷实的。北豫州这片基础尚好的“内地”,又刘牢之这位善于经营的人亲自坐镇,相信发展几年过后,对于整个司州军事的支撑也会很有力度。

刘牢之笑道:“这是自然的。不过,想要把司州这些力量都团结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河东、平阳两郡,地方大族凭借宗族势力聚坞而居,大都有很大的实力。这些人畏威而不怀德,对于晋国也没有什么认同感,督护想要在那里立住脚,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遐也正在为这些事发愁呢!道坚多妙策,还请指点一二。”邓遐对着刘牢之拱手道。

刘牢之善于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也善于捕捉战机,为自己捞取好处。邓遐虽勇,在守护地方这些方面却很欠缺,因此他说要请教,还真不是谦逊之词。

“请教不敢当,不过末将道听途说得来的一些消息,想要跟督护好好分说分说!”刘牢之谦逊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