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起团(2)(1 / 2)

鼎革 轻车都尉 2513 字 2019-09-06

 旱情正在稍稍缓解,唐无病是根据村边两条河的水量作出的判断,虽然没有下雨,但河面宽度至少比他来的时候宽了一米左右,“水库”里的蓄水也明显比二月那会多了不少。

小小的水库蓄水之后,小理水对岸的王家峁百姓时常过来取水,庄五一开始还想组织团丁把水霸占着,唐无病及时制止了:“水本来就是上天赐予的,咱们不过想办法让它积蓄下来,岂有不让别人用的道理?”

庄五不敢违背秀才爷爷的命令,只是每天训练完了,就带着一帮兄弟蹲在峁上,得意洋洋地看着王家峁的人汲水,泼皮们吆喝着:“王小二,没有咱唐家筑起的坝,你得喝自己的尿了吧。哈哈……”耀武扬威的样子让王家峁的青壮敢怒不敢言,没有办法,谁让这是长峁村筑的坝,就算人家不给他们打水也是情理之中。唐家丁壮的虚荣心得到了莫大满足,庄五天天在坝旁奚落着王家的人乐此不疲。

径流量的增大也让唐无病松了口气,本来截了小理水,他还担心下游的村庄会因为水源减少来闹事,目前看来通过出水口流向下游的水也和那时差不多了,即使多了水坝,也没有影响小理水汇入无定河的径流量,这是一个好兆头。

唐无病清楚地知道只要挨过今年,明年也就是到了崇祯四年灾情就会减轻,他就有信心活下去。根据后世对气象历史的研究,崇祯年的大灾并不是持续不断的,而是一阵一阵的,有的年景也会缓和。在那辈子,他对比过天灾与流寇活动,发现流贼几起几落跟灾荒有莫大的关系,灾荒一严重,景从百姓云集,贼寇势大;而一旦灾荒减轻,贼寇便转入低潮。

比如陕西旱灾在崇祯三年到四年开始减轻,加上四年崇祯赈灾,陕西贼寇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便纷纷渡河西窜入山西,到了山西,一开始应者云集,后来随着灾荒减轻,巨寇王嘉胤、不沾泥、王左挂等几支人马先后被剿灭。这个良好态势一直持续到崇祯五年末,陕西的乱民竟然被基本剿清。

直到崇祯七年开始,河南全省转入一个新的干旱期。而对比流寇的活动,崇祯七年正好是流寇大入河南之际,驰骋灾区,流民应集,据记载,河南一省从贼者甚众。

陕西的旱情缓解持续了四年,到了崇祯八年旱灾卷土重来,崇祯八年,西安、延安、榆林和临洮四府出现特大旱灾,次年,波及平凉、巩昌二府。

而恰好在这一年,流寇坐大,明军名将艾奇能、曹文诏先后败亡。

而当崇祯九年灾害稍微缓和之后,流寇再度遭遇重创,闯王高迎祥败亡,一直持续到崇祯十一年,这一段流寇陷入低潮期,李自成被打得只剩千把人,张献忠、曹操都俯首就抚。这使得明朝还有功夫将洪承畴的边军调出陕增援关宁对抗满洲。

这个低潮期持续到崇祯十四年,期间虽然张献忠、曹操、李自成等人东山再起,但优势仍在明军一方,期间张献忠遭遇了玛瑙山大败,差点被覆灭。

可天灾又开始闹了,崇祯十一年至十四年,除汝宁府外,河南各府连续出现特大旱灾。崇祯九年开始,北直隶的气候明显趋旱,崇祯十二年至十四年,旱情发展到顶点。崇祯十三年,南直隶普遍遭受特大干旱,崇祯十四年,湖广地区出现全局性特大干旱。于是,流寇再度坐大,直到明亡为止。

唐无病发现天灾的轻重与流寇的兴衰形成惊人的吻合,这难道不是天意吗?真是天要亡大明啊。但无论如何,今年是陕西这个阶段旱灾的最后一年,只要挺过去,之后至少能有三到五年的常年光景,虽然不指望丰收,但至少能有收成,不至于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