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起团(1)(1 / 2)

鼎革 轻车都尉 2452 字 2019-09-06

 小理水水坝的工作唐无病完全交给了辛成,庄河他们实施,现在每日都有两百人走上工地,用不了五天,水坝的主体工作已经完成,唐无病只是偶尔到河岸边,指挥大家用小石头把大石头之间的缝隙填充起来。这样的水坝虽然十分简陋,但对于陕北地区径流量小的河流应该是绰绰有余。

唐无病终于在一日的夕阳中走到了河滩尽头与塬峁交界处的白色泥土前,他弯下腰,手摸着地上,湿润的,板结的,这是他所能得出的初步结论,可是这里的泥怎么变成白色的呢?突然唐无病脸色一变,难道这是……

看着水坝逐渐完工,唐无病按照农政全书中的记载,画了一个图形找到木匠唐辛草,辛草看了看纸上的图形,点点头:“没问题,这个翻车,年轻时跟着师傅在葭州黄河边上做过两次,还有点印象。只是这木料?”唐无病让他不用担心木料,河边的旱柳可以随便砍,另外人手不够可以随时找他调拨,并且许他,如果做成了,给他五两银子的报酬。辛草叫声好,带着儿子和徒弟开始砍树开工。

修完水坝的劳力,一刻也不能闲着,立刻转战到峁上,唐无病跟辛草商量了一下,根据翻车的位置,挖了一个十米见方深一丈的大池子,然后从池子开始,挖掘出一条主灌溉渠道,横贯整个塬峁,通到对面无定河。根据设计从主灌渠,又分出十几条小岔道,向北延伸。唐无病设想,通过水坝提高了水位之后,可以在地势升高到五丈左右的地方再建立一座翻车,根据唐无病掌握的资料,翻车最高的高度也就达到十五米左右,这样一高一低两台翻车,至少可以保证塬峁上八百亩田野得到灌溉。

安排好这些工作,唐无病再度回到村头的大榆树下,琅琅的读书声重新回到了宁静的山村。分了粮,人心稳定的长峁村村民们,不需要秀才招呼了,第一件事就是将孩子们送到村头大榆树下,唐无病的学堂总算是生源充足了。

长峁村适龄的唐姓子弟总共五十八名,唐无病还把外姓的孩子一起找来,总共六十九人。每日巳时,孩子们就陆陆续续聚集到大榆树周围,然后一直到酉时方散。上午教数学,下午叫文字。

唐无病讲课语言风趣,多以故事入手,讲完故事,他又会问孩子们这个故事里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最让他们得到启发的是什么。如此这般,孩子们就开始喜欢秀才郎讲课了。

在这群孩子里,唐无错显然成了孩子头,无他,一来小子先入师门,有点文化底子,二来辈分大啊,所有孩子里只有另外一个是无字辈的,最小的严字辈得管他叫声太爷。唐无错也成为了最好的助教,写字时,唐无病将孩子们分为两班,八到十岁一班,由唐无错带,自己则带大于十岁的孩子。通常唐无错都有办法让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在土地上用树枝写字。

在孩子们之中,唐无病又有了新的发现,比如有一天,一个叫唐辛行的十一岁孩子问他为什么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唐无病解释说因为天灾,唐辛行又说为什么没有天灾的时候粮食还不够吃,唐无病这才感到吃惊,摸摸他的头说:“当老百姓要纳粮,可是有的坏官总要想办法收更多的粮,这就叫**,有时候**比天灾更可怕。”

唐辛行皱着眉头,看了看天空然后突然咬咬牙:“等侄儿长大了,既要治天灾也要平**。”这话说的唐无病吓一跳,天灾**都要治,那不成了皇帝吗?使不得……

还有一个外姓孩子叫王喜的,十岁了,什么都爱问,鸟为什么能飞上天,鱼儿为什么能游泳,麦子为啥会长高。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过唐无病倒很耐心地跟他解答,并鼓励他继续提问,只要他提问,唐无病就给所有人讲解,这也算博物课程。

孩子读书认字,对于那些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人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这就意味着说不定自己的儿子有机会也能考上功名,光宗耀祖。每日一早家长们悄悄把孩子们送来,又悄悄地在远处看着,等累了就坐在远处,聊天闲扯,中午把孩子接回去,下午再送来。

每个家长的脸上都写着希望的神色,每天送来时殷勤地叮嘱:“要好好听先生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