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在大漠旅游了几天后,重新组织进攻,不久进驻君子津(黄河上中游一处古渡口),于代军对峙。为防止秦军袭营,一到晚上,代国都会派出几个巡逻兵。军营里戒备森严,在正常不过的事。</p>
不巧的是,拓跋寔君的营帐距栅栏较近,巡逻兵经常在其门口经过。这天晚上,拓跋斤悄悄溜到了拓跋寔君的营帐里,对拓跋寔君故作神秘道,“你知道这些人是干嘛的么?”</p>
“巡逻呗!防止敌军偷袭。”</p>
“错!大错特错!”拓跋斤摆出一副很焦急的表情,“我听说,大王将要册立他的嫡子,又怕你造反,所以想派人黑了你,这几个人就是来干这个的,只怕兄长一睡下就起不来了!”拓跋寔君也是一二货暴脾气,头脑一热,居然信了!(就不能抓个巡逻兵,严刑逼供一下吗?)</p>
拓跋寔君马上抄起砍刀,冲向门外,拓跋什翼键和几个儿子还没搞清状况,就稀里糊涂的掉了脑袋。拓跋孤的小儿子拓跋珪,年仅七岁,因为不懂事,勉强留了条小命,其他儿子除年幼的窟咄外,尽数死于非命。</p>
</p>
拓跋什翼键的几个儿媳连夜逃出云中,向秦军报信。张蚝等人接到消息,火速赶往云中,代国顿时乱成一盘散沙,士兵们纷纷撂挑子,向着更北的方向逃去。何氏带着儿子拓跋珪,投奔了兄长贺讷。</p>
张蚝没费多大力气就攻下了云中。拓跋寔君和拓跋斤被押到长安,后被车裂。苻坚把代国剩余部众全部迁到了长安,还把拓跋窟咄送进太学(算是仁至义尽了吧!)。苻坚接下来的动作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把代国土地一分为二,分别让刘库仁和刘卫辰管理。</p>
刘卫辰反复无常,刘库仁也是有勇无谋,秦国猛将如云,随便派个人去都比这俩货强。苻坚的本意是利用两人不和,使其互相牵制,达到稳定代地的目的。可苻坚没想到,刘库仁远不是刘卫辰的对手,不久后,刘卫辰发兵攻库仁,并杀了后者,刘卫辰成了代地实际意义上的领导者。苻坚不但不加以节制,反而封其为“西单于”,统帅河西各族。</p>
公元376年,苻坚统一中国北方,连新罗、百济等国都接受其册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地区的非汉族政权。由于王猛二十年的努力,前秦汉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为十六国之最(苻坚所以宽容治国,与接受儒家学说有很大关系)。</p>
在前秦的强大压力下,东晋不得不采取守势,这是东晋自建国六十余年来,第一次采取守势。以前虽有后赵压境,但东晋仍有北伐的实力,如今只能偏安一隅了。桓冲甚至把军队撤到长江以南。</p>
谢安颇为忌惮前秦,就向全国下令,征召有志之士为国征战。</p>
侄子谢玄毛遂自荐,请求出镇外地,谢玄是谢家第四代很有才能的子孙。谢安早年考谢家众子侄,问他们如何治理朝政的事,其余侄子默默不言,只有小谢玄答道,“”譬如芝兰之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安大喜,愈发地喜欢这个小侄子了。</p>
谢安于是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出镇京口。</p>
谢玄甫到京口,就开始在江北广募兵勇,积极备战。在他的征召下,刘牢之等一批优秀将领纷纷投入麾下,刘牢之出身将门,英勇善战,谢玄与之相见恨晚,任命其为参军,在随后秦晋之间的一系列战事中,逐渐崭露头角。因为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桓玄征募的这支战功赫赫的部队亦被称为“北府兵”。</p>
这是东晋晚期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有人评论,北府兵是东晋的“胆”,而北府兵的“胆”,正是刘牢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