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前奏前奏(1 / 2)

乱世晋隋 陈邵轩 0 字 2022-01-09

 正当大家忙着抗敌时,郗超不分适宜地死了,享年43岁。郗超和桓温有一腿,桓温造反与郗超的煽乎有着很大关系。郗愔老爷子对晋室忠心耿耿,郗超不敢把结党桓温的内幕和老父亲说。</p>

临死前,郗超把一大木箱子交给门生,对门生说,“里面都是我和桓温交往的信件,老爷子年纪大了,如果因为我的死哀伤过度,就把信件给他看。”说完就死了。</p>

郗愔痛失爱子,哭得撕心裂肺直教日月无光。门生想起郗超的遗言,就把书信交给了郗愔。郗愔阅罢信件,顿时停止嚎啕大哭,破口大骂道,“逆子!混蛋!我郗愔一生光明磊落,怎么就生了个这么个东西!这小子现在才死,死的太迟了!”(郗超颇具黑色幽默呵)</p>

……</p>

消灭代国后,苻坚把目光转向了江南,王猛的遗言正被他逐渐淡忘,接踵而至的胜利唤醒了他一统天下的决心。从川蜀攻防战中,苻坚更是从骨子里看透了东晋的腐朽与软弱。秦晋两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苻坚深信:平定江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p>

公元378年二月,苻坚兵分四路,围攻襄阳,淝水之战的前奏奏响:苻丕与苟苌等人率军七万,自长安出发;杨安、石越等率骑兵一万,从鲁阳关逼近;慕容垂(慕容霸)和姚苌引军五万,自南乡出发;最后一路是毛当和王显,率四万人从武当进军。兵力总计十七万。</p>

四路大军在汉水北岸会师,开始排兵布阵。</p>

东晋方面,朱序镇守襄阳,守军不足两万;桓冲拥七万之众,坐镇上明。朱序认为有汉水天险,而襄阳城高墙固,秦军不可能打过来,便回去睡大觉去了。朱母(韩氏,出身将门)听说后,狠狠地骂了儿子一顿,朱序无奈,只好登城巡视。</p>

石越趁晋军松懈,给每人发了一个塞满棉花的大包裹,带领前锋浮过了汉水。朱序大吃一惊,急忙把部队撤回中城(古代的坚城都分外中内三层),石越趁机攻下外城。因为晋军撤退匆忙,没来得及凿沉船只,这就让石越占了个大便宜。他一面率军围城,一面四处搜罗渡船,一番忙碌后,秦军竟找到一百多艘船。</p>

对岸的秦军迅速渡河,十七万大军源源不断地抵达襄阳城下。朱序连忙指挥守城,朱母见秦军声势浩大,便冒着箭雨,亲自视察城墙,很快发现:城墙西北角不坚固。于是带领一百多女子重新筑墙,在韩氏的精神鼓舞下,城中百姓纷纷出力,只一炷香的时间,便有两千人赶到,两天后,一道邪墙(墙角处的斜墙)矗立在西北角,人称“夫人墙”。</p>

这是这道墙,顶住了前秦十余万人的进攻,朱序明白,仅凭城内越来越少的守军,想守住襄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待秦军攻势稍弱后,朱序派人向桓冲求援。</p>

桓冲一直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之前和朱序一样,他也认为秦军不可能渡过汉水天堑,所以没派出援军,可是现在,增援襄阳显然晚了。桓冲如果贸然进军,就会与秦军正面相遇,而慕容垂、姚苌、杨安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名将,结果必然凶多吉少。</p>

于是,桓冲决定静观其变,襄阳可以丢,七万生力军无论如何不能搭进去!只要建业不失,这七万人随时可以反击。</p>

从桓冲作出决定的那一刻起,襄阳的失陷成了板上钉钉的事。至于什么时候沦陷,完全取决于朱序所部的顽强程度了。</p>

朱序不知道领导的决策,仍率军苦战,给秦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主将苻丕非常困惑,他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守军。十七万人,围攻一座只有两万人的城池,居然打了四个月。</p>

也许,苻丕应该好好请教一下韩氏。</p>

正当苻丕无可奈何时,苟苌来到中军帐,“将军,不能再打了,我们不能把秦国的勇士们无限地填进襄阳这个无底洞!否则,即使拿下襄阳也是得不偿失!兵法有云,五攻十围。我军的粮草堆积如山,只要切断襄阳的运输线,相信晋军坚持不了多久的。”</p>

苻丕深以为然,就把周围百姓全部迁往北方,然后在襄阳周围修筑高墙,以期围死晋军。</p>

这个“多久”有多久?答案是七个月!秋去冬来,转眼间,第二年的春天来了。而襄阳城仍没显出乱象。</p>

苻丕可以等,苻坚等不了,他要迅速拔除襄阳这颗钉子,然后挥师南下,进军建业;而长安群臣也对苻丕出师一年,寸功未建感到不满。李柔认为十七万大军竟拿一座小小的襄阳城无可奈何,苻丕是不是跑洞庭湖钓鱼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