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终于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亡国灭种的压力激发出了前秦士兵强大士气;而晋军由于长途跋涉,再加上水土不服,早已不复先前之勇。在秦军的自杀式攻击下,数倍于己的晋军竟然开始退却。</p>
桓温这次可没有攻打蜀地那么幸运,救火队长袁乔在八年前就去世了。三通鼓声过后,晋军如潮水般退却,秦军趁机追杀,将晋军被分隔成若干集团。在这种危急时刻,统帅的素质往往成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p>
桓温没有冉闵之才,无法逆转战场局势;但把部队平安带出去则绰绰有余。桓温坐镇中军,指挥各边军向他靠拢。秦军攻势虽然猛烈,毕竟人数少,只要把晋军集合到一处,秦军是毫无办法的。</p>
经过一番努力,桓温终于把部队带下火线,清点人马,晋军损失一万余人;粮草辎重无法计数。桓温不得不暂时采取守势。</p>
晋军的攻势得到了遏制,长安局面亦稍稍好转,苻健本来打算狠狠教训苻苌这个不听话的儿子,捷报传来,苻健长长地松了口气。与苻苌的捷报同时送达的还有一份战报:苻雄在子午谷击败司马勋,迫使晋军退守女娲堡(陕西平利县东)。苻健抚掌大笑道:“贼军可平,贼军可平矣!”</p>
经此一败,桓温意识到秦军的战斗力丝毫不在晋军之下,因此不再轻易进攻。从此两军开始了长达四个月对峙。八万人与三万人对峙这么长时间,这是很不正常的。桓温在这四个月里到底干了什么?</p>
后世有人评说,桓温带兵过于谨慎,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以致错失攻下长安的大好时机,更有人说桓温北伐不积极,根本就是为了扩大个人声望!</p>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当时形势:秦国虽然人少,但由于苻健的多年经营,国内民心依附,和当年成汉的国内形势截然不同。关中有很多羌人和氐人(苻健是氐族酋长),他们仍然效忠于苻氏。战争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一点都不占,贸然进军,很可能导致全军覆没。</p>
至于扩大声望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殷浩倒台后,桓温独揽朝纲,个人声望达到了顶峰,没必要拿北伐为自己造势。</p>
桓温是一个赌徒,拿不准的事他不会做。</p>
时间进入六月份,桓温大军的粮草供应出现了问题。八万大军一天的粮草支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四个月!既然指望不上后方,桓温决定就地解决。</p>
关中平原沃土千里,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粮仓,此时正值麦收季节,黄澄澄的麦子一眼望不到边,微风拂过,金黄色的麦浪一波接着一波,涌向天地交接的地方。一眼望过去,蔚为壮观。</p>
桓温打起了这些麦子的主意。</p>
与此同时,在长安坚守的苻健也已经饿了许多天,他赶在晋军前面,把所有成熟的未成熟的麦子统统收了回去,只给晋军留下遍地的麦茬。</p>
被苻健抢了个先手,桓温是又急又气。长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攻下来的,而军中的粮食却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p>
桓温不得不考虑撤军的事宜。正在此时,一个人来到了桓温的中军帐。</p>
确切地说,来人是一个乞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