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话 应验与躁动(2 / 2)

-</p>

御书房内,官员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从奏请周帝请其下令早做安排,到最后再提及赈灾所需银钱,话题再次引到了赋税之上。</p>

“如今国库存银不足,仅靠姬家赈灾怕是远远不够。灾情既起,百姓们的税收暂时不能动,所以臣恳请陛下下令,对商户增收赋税,以解眼前燃眉之急!”</p>

如今再听到这话,周帝没有再和方才一样直接否决,也没有说是容后再议。</p>

几乎沉默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周帝便点了头:</p>

“赋税之事,便如卿家所言,由你们户部牵头,十日之内完成。”</p>

姬家的银子可以撑得一时,但之后却需要由这些增税来作为后继补足。</p>

安排完银子的事情,又着人传姬家老爷子进宫之后,周帝的目光终于落在宋辰时的身上。</p>

注意到周帝的目光之后,众人不由同时屏息,想听接下来陛下会说什么。</p>

-</p>

雪灾之事是由宋辰时起的头,而且还是在昨儿个元日这一天。</p>

众人虽然口中不说,但心中却少不得嘀咕,元日忌说灾祸,否则这一年许是都将大触霉头。</p>

如今上都城艳阳高照,但其他地方却落雪成灾,指不定是因为上都有陛下这条真龙庇护,而其他受灾的十府是因为宋辰时的乌鸦嘴触到的霉头所致呢?</p>

但这种说辞,他们想归想,却是不敢说出口来。</p>

毕竟昨儿个进宫面圣的进言此事的人,可不止宋辰时一个。</p>

若是他们一冲动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牵累着惹怒了罗刹司的那位阎王,怕是不知道要给自己身上惹出多少腥臊来。</p>

万一那位动了杀心,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p>

但是他们怕那位,九五之尊的帝王却不怕。</p>

-</p>

在众人屏气凝神的期待中,周帝终于开口,却是带着疲累至极的声音:</p>

“防灾之事是宋卿最早提出,想必相比其他人来说,宋卿心中已有决断,既如此,朕便将此事全权交给你来处理,如何?”</p>

一听周帝开口非是质问,反倒是委以重任,众人不由面面相觑。</p>

然而宋辰时却并未多思。</p>

对他来说,周帝将这件事交给谁来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如今终于有了举措,而这些安排早一步落实,那百姓们就能少受一些苦处。</p>

见宋辰时领了旨意,周帝继续道:</p>

“抗灾赈灾之事若有需要,可酌情调动西山军,至于银子这边,缺了便去找户部,在商户们的赋税没有收到之前,朕会帮着想办法。”</p>

言下之意,十日之后,一切所需银钱,便需要全部依靠户部那边的税银了。</p>

-</p>

户部尚书年迈重病,眼下正在告假期间,前户部侍郎郭芳又因为贪敛西南军被关押在大理寺,如今代掌户部的,正是先前主动提出增税的户部侍郎李迎勤。</p>

原先灾情未起之际,李迎勤提出这法子,是为了借着增税之事,在自己尚且代掌户部之时捞上一笔。</p>

可是他哪里会想到,周帝是将这件事交到他手中了,可后面却还给他埋了这么大一个坑。</p>

十天……十天的时间他到哪里去收足那么多增额赋税?</p>

最关键这银子还是十日后就要做后继赈灾之用……</p>

想到这里,李迎勤恨不能给自己一巴掌。</p>

叫你嘴欠!叫你动歪心思!</p>

然而此刻的李大人并不知道,他揽在身上的这一桩本以为油水丰厚的事,会成为自己为官生涯中一场永生难忘的噩梦,时刻警醒着他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告诉他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p>

-</p>

当一应事务全部安排完毕,所有官员按照吩咐离开行事,御书房内终于重新恢复了安静。</p>

想着从昨夜开始一直到方才魔幻之际的连翻转折,周恒已经紧紧的闭起了自己的嘴巴。</p>

周帝靠在身后的软垫上,眉宇间皆是难以掩盖的疲惫与无力。</p>

莫说民间百姓议论,就是到了此刻,他也不得不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跟着皇位犯冲。</p>

在位这十四年,加上如今这天灾便遇到足足四次,几乎每三四年便是一桩,实在是让人心累至极。</p>

不过这念头也只一瞬,便被周帝抛之脑后。</p>

按了按眉心,周帝问旁边侍奉的周恒:</p>

“姬老爷子还有多久到?”</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宋辰时那边的调动可就等着姬家的银子呢。</p>

周恒心道小太监这才出去没多久,怎么可能这么快?</p>

不过面上却还是堆着笑道:</p>

“想是快了,陛下累了这许久,先歇一歇吧。”</p>

周帝闻言长舒一口气,靠了一会儿之后起身走到窗边,一如昨夜那边推开窗户。</p>

窗外属于冬日特有的清冷气息扑面而来,使得周帝内心的躁动终于得到些许平息。</p>

不知怎得,这些日子以来,他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遇事也越发容易急躁和感情用事。</p>

便是方才在给宋辰时下令的时候,他都差点又像昨夜那般一样转为兴师问罪。</p>

若非仍有理智尚存,知道眼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怕是今日之事不会这么快解决。</p>

按了按眉心,周帝将心中烦忧抛开。</p>

或许当真是皇帝做久了,所以不管是谁都会变得多疑多思吧?</p>

当然,也有可能是最近闹出的烦心事实在是太多了。</p>

-</p>

就在周帝一个人兀自站在窗边醒神的时候,一道丽影踏入御书房内。</p>

周恒见状,正要行礼下拜,却见来人腾出一只手竖指放在唇边轻嘘,周恒只得就此打住,人也往后退了几步,给来人腾出地方。</p>

看着外间头半面晴空半面阴云,周帝轻叹了口气:</p>

“周恒,待会儿着人去将韩太医请来。”</p>

然而此话一出,却是一道温婉俏丽之声关切回应:</p>

“陛下可是身子有什么不适的地方?”</p>

周帝闻言回身,正瞧见一袭朱色宫衫的卢贵妃站在那里,声音不由缓了几分:</p>

“也没什么不适的地方,就是最近心绪不宁,想让韩太医过来请个平安脉,再开个安神的方子。”</p>

说着周帝目光落在卢贵妃捧在盘中的瓷盅上,笑道:</p>

“今儿个准备的是什么?”</p>

————</p>

哈哈,没想到吧,今天这么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