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一声叹息闯关东(2 / 2)

《闯关东纪事》的作者、东北作家杨春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清廷为何要解禁东北和老百姓为何要选择闯关东之路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是移民的既成事实,并不是清政府最终解禁东北的最重要因素。山海关的大门是被移民闯开的,这样的说法虽令人欢喜,却未必最为贴近历史真貌,事实是若没有日俄侵略势力的愈加增强,没有国内经济状况的日趋窘迫,以至东北三省已急需自行解决财政开支,清政府断不可能只因移民的事实存在就解禁东北;二是闯关东并非关内移民的自发性行为,而是迫于生计的一种被动迁移。迁出地的推力,始终是关内居民远赴东北的最紧要因素,迁入地的拉力,以及朝廷对这一行为或张或弛的态度,都只是次级因素。若非生活实在难以为继,闯关东的行为断不会大规模发生;三是后期关内居民的闯关东行为也并非大多出于习俗之故,实际上闯关东只是或更是他们解决生活难题的一个出口,若非现实生活的紧促逼迫,他们未必会因习俗之故就背井离乡。相对而言,他们只是拥有一条相沿成俗的求生之路罢了,他们不会单只为了习俗就踏上那条路,而只会为着求生挤上那条路。”

闯关东的艰难是不堪回首的,有多少人倒在了北去的路上。举家北迁,独轮车上是幼子和全部家当,遗落在路上的何止是汗水和泪水,闯关东的人是在用全家人的性命作赌注。rb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时“闯关东”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jl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sd移民……。”

“闯关东”到民国时期达到了最高峰,人流之大,举世震惊。有人统计过,从1912年到1949年,流入关东的人口共约1984万人,平均每年约52万人,其中1927、1928、1929年连续三年超过百万,俨然浩浩荡荡的大军,难怪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是“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

我们毕竟要问:移民高峰期为什么会出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呢?

原来,那时正是军阀张宗昌“祸鲁”时期。张宗昌的军队号称二十万人,除军饷多半出自农民外,还到处骚扰百姓,强迫百姓拉车,一不小心便被拉了夫,苛捐杂税更是层出不穷,社会秩序极为混乱。记入《临清县志》中的一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种庄田,真是难,大人小孩真可怜!慌慌忙忙一整年,这种税,那样捐,不管旱,不管淹,辛苦度日好心酸,两眼不住泪涟涟。告青天,少要钱,让俺老少活几年!”

本来就天灾连连,再加上人祸,老百姓只好像躲瘟疫一样被迫离开故土了。“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这句当年妇孺皆知的谚语,正说明了形成移民潮流的原因。

而东北地区当时正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主政时期,正愁人口太少难将家业作大,移民的涌入对他们父子来说正好求之不得,每年增加几十万人的速度也满足不了张氏父子的胃口,还紧急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还规定“贫困农民、妇女、儿童坐火车闯关东可以免票”,一下子将移民运动推向了最高峰。

与张氏父子争抢着往东北移民的还有沙俄和rb他们都看中了东北这块战略要地。所以,张氏父子掀起的移民高潮,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国防方面,都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意义。有专家说,若没有闯关东的人口,中国东北的版图很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因为在满清时期就已经被沙俄侵占了东北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东北的人口增加了,经济、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

每个人的行为都体现着一种文化,几个老乡聚在一起,便体现出一种地域文化。移入东北的sd人居多,他们带来的自然是齐鲁文化,所以,对于移民来说,他们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不适应,只不过感觉到东北只是sd的扩大,同时,原有的地域文化自然也被削弱了。赵中孚先生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就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当然,移民也不能照搬乡俗,在饮食上,他们吃起了关外高产的高粱米、玉米面,为了御寒,也睡起了火炕,与原有的生活习俗拉开了距离,逐渐形成了新的地域文化。

潮水般涌入关外的人流,彻底改变了关内的面貌,他们无论是务农、务工还是经商,都为关东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资料显示,1873年关东耕地面积是2400万亩,1913年达到了12300万亩,1932年猛增到30618万亩,荒原变良田,不正是这些移民用两只手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奇迹嘛?

除农业开发外,关外的工商业和城市化进程也在移民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1917年东北工厂企业有1785家,1945年便达到6878家,新中国建立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速度同样惊人。而关外的城市化进程更令世人瞩目。

闯关东的历史渐渐离我们远去了,东北人“闯sd现象正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改革开放后,sd经济发展很快,一些“闯关东”来到关外的sd人后代,每年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纷纷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回到了sd老家,形成了“返乡潮”,持续了300多年的sd人“闯关东”现象宣告结束。在这股“返乡潮”中,来势最猛的是“打工潮”,他们是真正来“闯s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