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4—27术(1 / 2)

 4—3—24盛东风问第二十四术量权揣势

《揣篇》曰:“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步石答:说,自古以来,善于利用国际形势的人,必定具有衡量全世界的科学尺度,并用来衡量各国政治和权力运作而作为揣测他们的政治内情的依据。既然衡量,那么不能只是定性地了解,而应该做到定量地把握。不能定量,那么就不准确,不能准确预知隐藏着的变化的动静(将会发生什么、什么将会不再)情况。(那就不能算是掌握国际形势了。)

解说,如果说“背向”术决策要深入民间而完整了解社会,注意力主要放在人民大众身上放在基层。那么此处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家层面,揣测一国一方的政治形势,还有军事、经济、科技形势,摸清政治家及精英阶层内部情况、社会亲和力号召力执政力等。并将各个国家的拿出来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出轻重缓急和国际亲疏以决策关系。决策原则,国家利益。掌握他国明暗两手、动静变化、决定我国之明暗两手、动静变化。(就说这么多。)

揣:揣测、测量、分析、评估。揣测的意念里带一点赌的成分,了解的情况越是全面深入、分析比较越是深刻透彻,把握越大,赌的成分越低。注意,你探密,人家保密,那么容易啊?情报工作跟不上去,就可能变得揣揣不安、优柔寡断了。果断,是应该追求的。所以,它最好有“见微知类”术的配合,也可能需要“火力侦察”、“敲山震虎”的摩术的配合。

上面所举摩术的例子属于武法,作为外交家的苏秦应该是用的文法。比如一次失礼、一个尖刻或一次违约什么的,刺激对方作出反应而分析揣测之。

当有人对你无礼,你不要马上认为是修养低的粗鲁,因为敬和不敬是每个人都能表达的,而应该过滤自己有什么过失和他要探知什么,这样思想才周全,认识才有术。当然说出来的话可能仍然是“他粗鲁”,这样可以掩饰自己。

4—3—25盛东风问步石答:第二十五术隐己成事

《揣篇》曰:“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

步石答:说,常常求他人帮忙或要求他人做事而不能让他先知道自己的动机、目的,这有的时候有点难。这需要事先周密谋划并制定好每一步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但这是最难的。(必须老谋深算。)

解说,揣测别人,别人也会揣测你。要揣测别人而不被揣测,则可通过隐己实现。事出现了,自己却没有出现。要么是使用了隐身术,要么是使用了麻痹术。但这难度很大。动机、目的不让他知道并不是出于欺骗。而是会破坏计谋。秦国的吕不韦是使用此术而成事的一个标准的例子。在现实的社会里,很多的时候,自己不好亲自出面(绝对不是怕出面)如没有资格出面,但事情又必须进行,怎么办,只好请人代做帮忙。千万不要把它往阴谋诡计上面想。在这里并不包括明知前面是一火坑,却让别人跳进去,或拿别人充当实验品,注意“成事”二字,没有比自己资格老或比自己合适而最有可能成事,是不会被选中的。否则就是败事。所以,自己在幕后那是全力支持啊!请人帮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旦请人,人家答应,主次要分清,不能是托事却不放心,甚至是指手画脚,捆住人家的手脚。任何人都要学会借脑借力,要成大事更加必须,还要有大道德。而“隐己”含尊重等深意,迎合人心与文化等。有人说花钱雇佣就行了。告诉你吧,花钱是交换律管的事情,属于自然之道。即花钱只是遵从自然罢了,并没有发挥人的智慧的作用。注意情商,社会、单位是三个人组成的,一个善无为,一个善谋,一个善工。善无为出面,善谋者隐身,善工者执行。最风光的往往是善无为者。请记住原作者的教诲,此术施行有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