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雄关(1 / 2)

 山海关,古称榆关,又名临闾关。山海关之名,源自明初设置的山海卫。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发燕山等屯兵万余人修筑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山海关便是其中之一。</p>

山海关位于燕北平原与辽河平原的辽河西走廊西端,北倚燕山余脉,东南临渤海湾,山海之间相距 15 里。边墙纵贯南北,关城紧扼隘口,东有欢喜岭,为一道天然屏障,西有石河,为一条自然壕堑,将燕山和渤海之间的狭窄陆地布置成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建筑群体。</p>

山海关军防体系为“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以边墙为主线,山海关关城为中心,在从老龙头到九门口的防线上,设有 10 处关隘、7 座卫城、37 座敌台、14 座烽火台、14 座墩台,还在山海关以东,设有卫、所、堡城等。</p>

居中的山海关关城呈四方形,城高 14 米,墙厚 10 米,周长约 9 里,土筑外包城砖。城池与边墙相连,以城为关,城外还有护城河环绕。关城共设 4 座门。东门城楼名曰“镇东楼”,屋檐正中悬挂“天下第一关”巨幅匾额。西门城楼名“迎恩楼”,南门城楼名“望洋楼”,北门城楼名“威远楼”。</p>

清晨时分,山海关东罗城的东门被打开,跟着关城的东门也被打开,无数的宁远溃军进了山海关。</p>

“总督大人!”</p>

总兵衙门前,看到蓟辽总督王永吉出现,山海关总兵曹变蛟和辽东巡抚邱民仰一起行礼。</p>

“罢了,罢了,败军之帅,羞愧难当!”</p>

王永吉脸色煞白,目光闪烁,似乎惊魂未定。</p>

“大人先去歇息吧!”</p>

邱民仰看了一眼王永吉,有些狐疑。</p>

这个蓟辽总督,似乎六神无主,心不在焉。</p>

“你们忙,让本官安静一下!”</p>

王永吉在军士的簇拥下匆匆进了后堂。</p>

曹变蛟和邱民仰对望一眼,都是摇了摇头。</p>

宁远城被清军攻陷,就连宁远总兵吴三桂也是战死,吴三桂之弟吴三辅保着蓟辽总督王永吉拼死突围,三万关宁铁骑,就突出了这四五千人。</p>

不过这个蓟辽总督王永吉,似乎胆子被吓破了。</p>

忽然,厮杀声震天,似乎从关城东门处传来。曹变蛟和邱民仰都是一愣。</p>

看到关城东城门打开,吴三辅立刻点燃了手中的三眼铳,同时大吼了起来。</p>

“动手!”</p>

“通!通!”</p>

三眼铳的巨响声响起,对面的副将猝不及防,被打的飞了出去,重重栽于马下。吴三辅跟着挥起三眼铳,策马向前,抡起三眼铳,砸翻了目瞪口呆的一个明军。</p>

事起突然,出乎意料,吴三辅周围的将士一起动手,所有的溃军一起发难,城门口的数百名明军,还来不及反应,就被纷纷砍翻、刺翻在地。</p>

马蹄声阵阵,无数关宁铁骑沿着马道,径直奔上了城墙上,一路沿着城墙纵马向前、横冲直撞,沿途明军惊慌失措,纷纷被他们砍翻、撞飞,瞬间他们沿着城墙,已经奔出了里许。</p>

另一部关宁铁骑则是沿关城街道而行,一路疯狂砍杀,城中一片混乱。守城的明军除少数人负隅顽抗外,大多数选择了四散奔逃,还有一部分明军情急之下,直接选择了投降。</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他们绝大多数人,至今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p>

“投降者不杀!”</p>

吴三辅砍翻一个明军,眼看关墙和东罗门城墙已经被部下控制,大声呐喊了起来。</p>

“放响箭!”</p>

响箭腾空,山海关城东的威远城欢喜岭东,无数的精骑突然从天际线上冒了出来,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尽是攒动的战马和头盔。</p>

居于关城外东侧二里的稍城,名为威远城,建于欢喜岭上,还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当时所建。</p>

清军从欢喜岭而来,不用问,威远城已经被溃军控制了。</p>

二里的路程,转瞬即至,城内的明军刚刚反应过来,清军已经兵临城下。</p>

“把溃军赶出城去!”</p>

曹变蛟带领将士一路拼杀,半路便遭遇了上千溃军,一番激烈的拼杀展</p>

开。</p>

“关宁铁骑!”</p>

曹变蛟吃了一惊。看到叛军簇拥的吴三辅,不由得惊怒交加。</p>

“吴三辅,你为何要造反?”</p>

曹变蛟的怒喊声传来,吴三辅冷冷一笑,大声回了回去。</p>

“曹军门,我等已投了清军。你赶紧离开,不然就走不了了!”</p>

吴三桂决议投清,他和王永吉商议后,即遣宁远军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携带书信去清军大营,请求投降,并接受编制独立。</p>

杨坤、郭云龙到了清军大营,呈交降书,愿以山海关作为投名状,求得自成一旅。等事成后,山海关及关外尽归清军。多尔衮阅信以为有诈,当即扣留了副将杨坤为人质,派王公大臣拜然随同郭云龙进城探清虚实。</p>

“长伯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亲王,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p>

多尔衮的话语在吴三辅耳边回响。他和吴三桂的家人都在清军大营,就连吴三桂也是如此。他要是“诈降”不下山海关,富贵无望不说,性命堪忧。</p>

“乱臣贼子,无耻之徒!兄弟们,夺回城门!”</p>

曹变蛟怒火攻心,带领着部下一路向前,拼命砍杀。</p>

这些个乱臣贼子,寡廉鲜耻的软骨头,为了苟活性命,个人的荣华富贵,脸和祖先都不要了。</p>

吴三桂只怕已经降清,要不然,他的弟弟不可能公然造反。</p>

羽箭如蝗,火铳声不断,凄厉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双方不断有人栽倒,很快就血流满地,染红了街面,尸体层层叠叠,填塞了街道。</p>

“将军,快走吧,鞑子已经入关城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p>

亲兵大声呐喊了起来。</p>

关城四门外筑有大小不一、平面呈方形或半圆形的瓮城。关城东南、西北、西南隅设 3 座水门与城外护城河相通。关城东西修建有罗城,南北修建有翼城,外围修建有稍城,前呼后应,左辅右弼,构成犄角,共同拱卫关城。</p>

现在清军已经进了关城,与之东连的东罗城,肯定也已经落入清军之手,再加上东罗城以东的威远城毫无动静,恐怕也已经沦陷了。</p>

“我不走,要死也死在这里!”</p>

曹变蛟脸色通红,只管拼命砍杀。</p>

威远城是吴三桂所筑,在关城以东两里的欢喜岭上,镇守的也都是辽兵,投敌再也简单不过。</p>

东罗城虽然已经沦陷,但地方狭窄,容不下千军万马,把叛军赶出关城,山海关还有一丝夺回的可能。</p>

山海关,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关口,长城拱卫大明王朝京师的第一道关隘,一旦失去,建奴几日便可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p>

他又如何向朝廷交待?如何向皇帝交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