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看红戏 中央局提出意见(2 / 2)

“没有女孩子,戏剧不好看的,观众会走掉的,再了,《四打赖村》是历史事实,干嘛不实事求是。”</p>

“不会走掉的,我们让关队长女扮男装就行了,不定更吸引观众,攻打赖村虽然是四次,可是《四打赖村》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允许虚构。”</p>

“恋爱呢?没有女孩可就谈不成恋爱了。”</p>

“算了,不要恋爱了,我们把戏弄得热闹些,跟头花枪魔术变脸,用这些东西把观众留住。”刘永义继续做着思想工作。</p>

刘永义的思想工作还是有效的,一阵劝之后,林海霞总算答应了修改。</p>

二人动手修改起了《四打赖村》。</p>

修改后的《四打赖村》变成了《三打赖村》,情节变成这样:一打赖村,刘永义事先没摸清道路,部队向赖村开进时迷了路,在赖村周围转来转去,始终到不了赖村;二打赖村,刘永义摸清了道路却没摸清天气,部队来到赖村后,挖掘坑道准备爆破城墙,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雨,一连七天七夜不停,赖村周围一片汪洋,雨水泡塌了坑道、淋湿了炸药,再加上国民党援军接近,刘永义被迫放弃赖村转而伏击国民党的援军,虽然打败了援军,但由于弹药耗尽,刘永义只好放弃赖村退走;三打赖村,刘永义化装成算命先生潜入赖村,在贫苦农民的帮助下摸清了村子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工兵挖掘坑道到达城墙底部,用炸药将城墙炸塌,三团随之发起冲锋,一举将赖村攻克。</p>

“第一次不能算失败,第二次一胜一败,第三次胜利,总计起来,红军是二胜一败,符合zhōng yāng局胜多败少的要求。”刘永义道。</p>

“是,符合zhōng yāng局的要求,也符合你的要求吧,你就不想多胜仗多面子?”</p>

“哎哎,胜多败少是zhōng yāng局要求的,我可没这么要求,告诉你,我大度得很,根本不在乎你怎么写我。”</p>

“真的?那我这样写行不行?刘团长是个窝囊废,打赖村打一次输一次,后来关政委提议召开诸葛亮会听取士兵意见,在士兵的指下,刘团长才打了胜仗攻下赖村。”</p>

“哎哎,太过分了,我没那么差劲。”</p>

“哼,早知道你在乎,喂,如何把士兵写成既勇敢又机智?”</p>

“很简单,把我的机智分一半给他们。”刘永义再次表现出了大度。</p>

“哦,分一半给他们,哼!本来就是他们的,你抢去而已。”</p>

“好好,我抢去的,哈哈,哈哈哈哈。”</p>

下午,毛泽民来了,告诉刘永义,zhōng yāng局已经答应在“工农供给学校”开设经济科,并从招收的学员中分出三十人给经济科。</p>

“你来给他们上课吧,今天晚上开始,先教他们如何做买卖,再教他们如何做经理,结业之后,我马上派他们去打一场打破封锁的人民战争。”</p>

刘永义答应上课,同时很热情地邀请毛泽民也来给学员上课。</p>

“我现在很忙,抽不出时间给他们上课,你一个人先上着吧,以后工作中出了问题,我再有针对xìng地给他们补课。”毛泽民道。</p>

晚上八钟,刘永义开始给大家上课。</p>

下面黑压压坐了很多人,除了经济科的三十名学员,还有六十来名村民,这些村民是关秋红从封锁线附近的村子找来的。</p>

刘永义的上课持续了一天两夜,直到30rì晚上才结束。</p>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本来应当回家,这时刘永义突发奇想,要给学员们安排一次实习。</p>

</p>

在角美,刘永义弄到了大批面粉,他想把面粉卖给五军团那些爱吃面粉的北方人,从中大捞一笔,后来经过关秋红一再劝,才勉强同意把面粉上交,让总部统一分配,不过上交的时候打了折扣:只上交二十万斤。</p>

关秋红要求刘永义把剩下的面粉上交,刘永义嘴上答应着,实际拖着不办,他在心里盘算着:把面粉上交,三团会损失很大一笔钱,这会影响之后的招兵买马,进而影响自己的升官。</p>

可是,不上交会给关秋红和总部留下坏印象,一样也会影响自己的升官。</p>

怎么办呢,刘永义一时很伤脑筋。</p>

搞起培训后,刘永义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用实习的名义把剩下的面粉卖给学员,让学员挑着面粉去跟五军团做买卖,这样,三团不会受损失,关秋红和总部也不好什么。</p>

刘永义很为自己的天才自豪,培训结束后,他向学员宣布:三团有一批面粉,五军团的北方人爱吃面粉,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实习的好机会,学员们可以从三团这里批发到比较便宜的面粉,挑到前线卖给五军团,赚一笔钱。</p>

学员们没有本钱,刘永义很慷慨地宣布:借给每人十块钱做本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