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看红戏 中央局提出意见(1 / 2)

 () 晚上八时,《四打赖村》开演了,zhōng yāng局的人坐在下面,周围挤满了百姓。</p>

《四打赖村》只排好了四场,不过刘永义自有办法,他安排林海霞、洪力维、关木兰、刘安民把没排好的五场念出来。</p>

演出结束后,zhōng yāng局的人上台跟演员握手,不过评价没有**高,赞扬也没有**多,还提了一些批评。</p>

虽然如此,刘永义依然很高兴:zhōng yāng局对《四打赖村》基本上是赞扬的,这就很好了。</p>

回到宿舍,刘永义起油灯写起了《买卖常识》,写了一万多字,再次写到了凌晨三时。</p>

28rì上午,刘永义正在办公室修改着《买卖常识》,外面来了两个人找他:一个是钱明德,另一个是毛泽民,苏维埃zhōng yāng银行的行长,苏区进出口贸易的负责人,**的大弟。</p>

在过去,苏区的进出口主要通过陈济棠,赣州战役之后,陈济棠这条路不通了,苏区的进出口成了大问题,要运出的货物堆积如山,想买入的货物却无法运进。</p>

红军拿下漳州之后,进出口的问题缓解了很多,但是随着红军放弃漳州退回苏区,进出口问题再度严重起来。</p>

就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打来了电话,介绍了刘永义的“打一场打破封锁的人民战争”。</p>

毛泽民眼前一亮:对呀,封锁线内外那么多百姓,把这些百姓动员起来,利用封锁线上成千上万的路,打破封锁岂不是菜一碟。</p>

毛泽民叫来几个手下,商量后拟定了一个计划:派出干部去封锁线附近的村子,把那里的老百姓组织成一个一个的买卖组,买卖组利用路把苏区的产品运出去,把需要的产品运进来。</p>

来到桥头村后,毛泽民把计划给刘永义看。</p>

刘永义对毛泽民的到来喜出望外,毛泽民可是**的弟弟,巴结好了毛泽民,自己的升官之路又可以顺利好多。</p>

刘永义堆起了笑脸,把计划粗粗看过一遍后,他满口称赞。</p>

“没什么要补充的?”毛泽民问道。</p>

“没有没有,这个计划很好,很完美。”</p>

刘永义把刚刚写好的《买卖常识》给毛泽民看,毛泽民看了之后认为可以。</p>

但是《买卖常识》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对买卖组的组长不合适,毛泽民因而要求刘永义再写一份培训组长的教材。</p>

“好好,再写一份,再写一份《经理须知》,培训他们当商贩的头头。”</p>

到这里,刘永义脑子里又冒出一个主意。“毛部长,苏区正在扩大,需要的经济人才会大大增加,光培养政治人才军事人才不行,还需要培养经济人才,我们办一个经济学校吧,名字就叫‘工农经济学校’。”</p>

毛泽民很欣赏这个主意,不过他告诉刘永义,苏区最近办了很多学校,经济负担很重,没有多余财力再办经济学校了。</p>

“苏区正在办一个‘工农红军供给学校’,培养军队后勤人才的,跟经济搭一边,我跟zhōng yāng一,在学校里增加一个经济科,用来培养经济人才。”</p>

毛泽民和钱明德走后,刘永义动手写起了《经理须知》。</p>

在老家的时候,刘永义从爷爷父亲那里学到一些经商的知识,还看了一些家藏的经商方面的书,他凭着记忆写起了《经理须知》,从上午一直写到下午。</p>

总部送来了敌情通报,除报告粤军的动向外还特别介绍了粤军的作战特:武器好,训练好,军官普遍军校毕业,书本知识丰富,但是由于没打过大仗,官兵缺乏战斗经验,也比较怕死。</p>

晚上,刘永义召集军官开会,大家讨论后决定:加强夜战训练,用夜战来对付胆怕死的粤军。</p>

29rì上午,刘永义继续在办公室写着《经理须知》。</p>

zhōng yāng局派来一个人,拿来了zhōng yāng局对《四打赖村》的意见,要求刘永义按照这个意见修改。</p>

zhōng yāng局的意见一共五条:第一,《四打赖村》改成《三打赖村》,红军不能比《三打祝家庄》的水浒好汉差;第二,提高红军的胜率,从胜少败多改成胜多败少;第三,取消戏里的女xìng角sè,赖丽卿改成赖世仁的儿子,关秋红改成男政委;第四,原戏里士兵勇敢军官机智,改成士兵既勇敢又机智,第五,增加一个受赖世仁压迫剥削的贫苦农民角sè,这个贫苦农民后来帮助红军,在攻克赖村的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p>

“好好,zhōng yāng局的意见很好,马上按着这个意见修改。”虽然一肚子意见,刘永义依然装出很高兴的样子。</p>

zhōng yāng局的人走后,刘永义叫来了林海霞。</p>

林海霞对zhōng yāng局的意见非常不满,尤其是第三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