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 第五十章 寺前饮酒,醉方休(2 / 2)

小和尚笑道:“酒与水在我眼中并无区别,喝上一碗应该无妨。”</p>

小杂毛与陈玉知各坐一边,小和尚左右受敌,三人坐在小庙门槛上,道门与佛门的组合,颇为融洽。</p>

李溪扬问道:“四少,你这才刚成佛就打算破戒?”</p>

小和尚第一次喝酒,咕嘟咕嘟灌了一碗下肚,小脸通红,嘀咕道:“师傅曾经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如今他明显是不想当和尚了,偷偷摸摸地吃肉喝酒总有些不自在,不知道他那光秃秃的脑袋会不会再长出头发……佛渡世人,却不会要求世人如何行事,那都是有求之人对善的误解,他们认为不付出些什么,便无法感动诸天神佛,久而久之戒律清规横空出世!其实不然,当那些祈求之人发现拜佛并不灵验时,还会责怪苍天与佛祖无情,终究是有些肤浅了,世上不存在有求必应,种善根,得善报,这是有的……我从前就想造作师傅的碧玉罗汉珠,如今已是无欲无求,今日还有人把我以后的斋饭都包圆了,我喝些酒又有什么关系……”</p>

陈玉知觉得小和尚说得很符合自己的口味,又搭着他的小肩膀痛饮了一碗,四少已是摇头晃脑,有些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样子,少年问道:“小杂毛,你觉得为何要喝酒?”</p>

李溪扬甚是文雅,害怕被碗上缺口刮碎了嘴,仅是在浅饮慢酌,他笑道:“江湖中人若是不喝酒,就缺了些灵气……浊酒一杯,不问红尘。说真的,我还挺羡慕你的,虽说修道之人不该想这些,但这情之一字谁不</p>

想体验一番?那些个说不想的,都是被猪油蒙了心,胡说八道!”</p>

小和尚与小杂毛的酒量确实有些浅薄,与曾经叱咤盘阳醉仙居的少年比起来,还是有些不够看。庙前古树参天,枝繁叶茂遮悬月,仅能瞧见一丝光亮,少年碎道:“看不见也好,省去了睹物相思之苦……小杂毛,你说岑颜为何会想不开,做什么不好,偏偏去做个尼姑?都说头顶有三千烦恼丝,斩去了就真的没苦恼了?这头上光秃秃的,冬天若是冷了算不算苦恼?”</p>

李溪扬豪情一回,将半碗浊酒饮尽,言道:“怎么,舍不得人家了?拿起、放下,这四字虽短,但要做到却很难,道门都说要有上善若水之境!嗝……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夫唯不争,故无忧!我觉得吧,都是扯淡,不争高下可以,不争朝夕却不行,你与侯岑颜的事便是如此,我没有经历过情缘,也不懂上善若水,但心中觉得可惜就是可惜……哎,不谈也罢,说说别的,你又为何要喝酒?”</p>

道袍少年放下了瓷碗,转手抡起了酒坛,一饮吞日月,老酒打湿了道袍,打湿了眼眶,他笑得有些寂寥,言道:“少年不识愁滋味,总是借酒消愁,等尝尽了人间百味后,更是离不开这一坛老酒,好酒、烈酒、浊酒皆可,不过想一醉方休,一梦白头!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红尘炼心,走得本就是世人皆醒我独醉,世人皆醉我独醒,今朝我在佛陀前饮酒,心有一愿!望来日还能再相见……”</p>

李溪扬迷迷糊糊,也没听清陈玉知在嘀咕什么,只是琢磨着他想与谁相见,是侯岑颜亦或是别的女子?这小子祸害姑娘的本领江湖少有……</p>

太康十二年,寒露。</p>

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p>

宝华山巅,岚山寺内,朝思化白雪。</p>

风韵女子剃下了青丝,换上了一袭素衣,对红尘再无牵挂。</p>

陈玉知立在远处看着她渐渐步入岚山塔内,未曾回头。</p>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