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拜师(1 / 2)

龙蛇再起 歌喉 0 字 2021-10-10

 第十二章:拜师</p>

见到老人,秦岭也很意外,他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没想到老人比他早,而且看样子还不知道早到多久。他开口问候道:“杨伯早!”</p>

老人微微的点点头,还是没出声,秦岭便不再开口,静静的在一边看着,然后也跟着老人打起他不知道练习了多少遍的半吊子山寨太极套路,他一边打,一边紧紧盯着老人的动作细节。</p>

老人打得极缓慢,秦岭近距离看得很清楚,虽然天色还早,但比以前隔着数十米时无疑清晰了几倍。秦岭依葫芦画瓢的跟着老人打套路,一边纠正自己的姿势,以前是远距观看,很多细节看不到,现在他一一调整过来,</p>

他讶然发现,以前偷学的都是粗陋的空壳架子,一直不得要领,现在跟着老人打,才发现自己之前偷学到的架子,就算打得再熟练,拿来胡弄一些门外汉还行,但行家一看,就知道只是个烂花架子,华而不实。</p>

老人一连打了三遍,秦岭也跟着打了三遍,在这过程中,老人一直是微闭双目,秦岭则是一直聚集全神,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看得仔细,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做一些细微的调整,终于达到了与老人七八分相似的程度。</p>

老人虽然没睁开眼睛看,但凭借敏锐的感知,他便知道秦岭把所有的动作都一一印证了三遍,不禁感叹,此子觉悟甚高,不用自己出口,就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p>

老人收了势,还是如同往常一样,深呼吸,气坠丹田,盘旋,吐息。</p>

这一次,秦岭看得真真切切,老人的嘴前,出现一条笔直白细的气箭,愕得张大嘴巴,试了一遍,什么都没有,他不服气的加大力气再试一遍,除了呼呼声,还是什么都没看见。</p>

老人在一边呵呵的笑道:“不用试了,你就算把嘴巴吹肿了,还是一样。”</p>

秦岭好奇的问道:“杨伯,要怎么做才能吐出一条白箭?”</p>

老人随和道:“只要你把功夫练深了,就能做到。你现在打两遍给我瞧瞧。”</p>

秦岭就很认真的打了两遍。以前老人都是闭着眼睛,秦岭在一边主动自个儿跟着学,这是秦岭第一次在老人的眼皮底下打,但他并没怯场,很自然的打了两遍,老人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稍稍的纠正几次,提醒秦岭注意几个细节和摆手滑步的幅度,就没多说什么。</p>

两遍下来,老人欣慰的笑道:“不错,学得不赖,模仿得有七八分相像。”</p>

</p>

没等秦岭开心一把,老人语气一折,继续道:“不过,你打的只是个空架子,还远远没达到强身健体的要求。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在打架子的时候,脑子是不是只在想着这个姿势应该怎么打?”</p>

秦岭点点头,不知道老人想说,心里疑问道:不在想怎么打,动作能做标准么?</p>

老人似乎看穿了秦岭的想法,说道:“太极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划圆弧,步伐是按八卦方位进行,你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有‘意’,就是要有意识的随着你的手臂步伐的移动动作,带动牵引你体内的气息顺着动作流动,这样才能起来基本的强身健体。”</p>

秦岭内心似乎有了一丝的明悟,问道:“开始时是不是要用心感受每一个动作的流向?熟悉之后用心去带动一个动作的走向?”</p>

老人惊讶的暗道:想不到这小家伙才刚勉强算得上摸到门槛,就已经深层的意思,他道:“太极拳的精髓就是无为而治,跟道家思想一致,刚开始练习,有意为之,动作牵引意识,意识指引气息,或者说是气血的流动,练到高层次,就是意识引领动作走向,御气而行,化有形为无形,这个层次的太极架势,无架无形而有势,真正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你说是不错,但觉得容易做得难,你试试看。”</p>

秦岭做了起势,老人提醒道:“首先意识从丹田片区开始,就是你肚脐一寸以下那一片区域。”</p>

秦岭便集中意识到老人所说的丹田片区上,但他觉得,集中意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让意识跟着动作流动,他试了几次,还是集中不了,正着急,突然想到老人打太极时候,总是闭着眼睛,于是他也学着闭上双眼,仿佛眼睛一闭,就能将所有的意识收拢起来,秦岭心里明了道:原来如此,闭上眼睛能摒闭外界视线的干扰,更容易集中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