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路遇(1 / 2)

 午时三刻,正是一天里阳气最盛的时候。春日里的阳光本应该和煦温暖,没什么杀伤力,可今天的日头竟然有了几分火候,你要站在太阳底下,也能把你烤得头晕目眩,吱吱冒油。

商队里的活计们把车架尽可能停在了阴凉处,甚至有些干脆卸了车,那些大牲口比人娇贵,能让它们舒坦点些总是好的。

山口的一棵大樟树下,聚集了商队里几乎所有的管事,还有些闲着的掌鞭,伙计也都围在这。人群中间有一小块空地,山民齐顺跪在那,反剪双手,被捆得结结实实。

“给他松绑!”坐在上首的冼石铎发话道,他旁边坐着的是另外一个贺家商队的大管事曹茂弼,另一边则是李肇和潘延恩。

旁边充做打手的杂役听了吩咐上前给齐顺除去绳索。他那双手臂被捆了一上午,早就没了知觉,这一松开,血脉受了冲击,那滋味如万千蚂蚁啃噬,搅得他呲牙咧嘴的,好一阵难受。

“齐顺,听说你认识条小路能去洛阳?”冼石铎也不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小人、小人认识条路,能翻过这山。出了山不远就是村子,听人说能去洛阳!”齐顺低着头道,没人看得见他的表情。

“哦!那村子叫什么名字?”冼石铎的声音柔和了些。

“叫……石塘村。”

冼石铎想了想,石塘村这名字他没什么映像。左右看看几个管事,目光问询一遍,得到的却都是轻轻的摇头。

“你这贼偷,又想来诓骗我们,莫不是欺爷爷的长刀不利?”李肇瞧着不对,猛一下站起身来,冲着齐顺喝问道。

“冤枉,冤枉!小人说的都是实话。那石塘村就在山那边,村里只有五户人家,还有个有名的猎户叫查昆,几年前徒手抓了一只白老虎,这附近都传遍了。”齐顺说着话,连连磕头,那样子不像作伪。

“冼先生,他说的这查昆我倒是听过,后来别人都叫他查白虎,不过是不是石塘村的我就不知道了。”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管事插言道。

“对,我也听过,我还听说他被山神爷招了做上门女婿,所以这两年就没了消息。”赶车的老何在人群里也嚷了句。

冼石铎皱皱眉,他可不喜欢老何插嘴的方式,一点规矩都没有。不过老何不是他们徐家商队的人,所以也不好拿他怎么样。看着仍磕在地上的齐顺,他沉吟半晌道:“依在下看来,咱们还是该稳妥为上,绕上些路程。他说的这条路即便是真的,也不好走。出了岔子后悔都来不及。”

“冼石铎,我贺家车队这次的货耽误不得,这你是知道的。早听说你徐家想要在我贺家的生意上插一手,莫非这是在落井下石么?”曹茂弼斜着眼冷冷的道。

“那你要怎么办?难不成所有人都跟着这个贼偷去爬山?你也不想想,那山路哪有那么好走?你那些车过得去么?”冼石铎一阵气苦。

潘延恩见两人起了争执,出来圆场道:“两位,小道这有个折中的法子,你们看看怎么样。咱们把人分成两组,着急的一组跟着齐顺走山路,剩下的就按冼先生的路子折返回去。这样一来也算是两全其美。也为以后多备条退路。”

两个管事想想都点了头,如今这般局面似乎没有更好的法子。一旁的李肇见了,走上去把那地上跪着的齐顺一脚踹翻,呵斥道:“小子,爷爷不跟你废话,跟着你走,要是顺利出了山,爷爷便放了你,若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先把你剁了喂狗!”

好一阵折腾,耗去了半个时辰。进山的队伍总算拼凑了起来。潘延恩师徒和李肇不愿耽误时间,自然是要走近道的;贺家商队因为要送寿礼,凑了五个人,八头牲口,领头的是曹茂弼的堂兄弟,叫曹能弼;白瓜领着两个人和四头牲口代表了另一支谢家商队;徐家商队只派了一个叫匡察的老头跟着,啥货都没带。这就是个探路的探子,冼石铎绝对不会放过一条新的道路,毕竟对商队而言,新路也许就意味着财富。一切交代清楚,十二个人带着各自的心思,凑成一打,跟着齐顺进了山。

山路难走,景致却值得夸赞。满眼绿色的山林间时不时夹杂着一片片的野花,充满了春日的欢快,偶尔的溪流飞涧敲打出的淙淙流水声更把春天写成了一首情歌。齐顺确实是个不错的向导,一路上驱赶蛇鼠之余还采摘了许多的蘑菇,讨好的送给了李肇和潘延恩,事情看来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嗷……”突如其来的野兽低吼刺破了山间的幽静气氛,所有人都紧张得一躬身。

“嗯,嗯……”又传来一阵声音,像是人的声气。李肇从马上摘下自己的朴刀,寻着方向摸了过去,潘延恩连忙也拔出刀来,赶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