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三月三(一)(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春水满春池,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鸣春声。

远处、近处、屋脊上、柳梢头、小河边,

满眼都是嫩绿色。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一只雄性飞蛾破茧而出,

急切的震动着翅膀去找另一只雌性飞蛾。

狗熊也从冬眠中醒来,

结着伴儿、牵着手从洞中跑出来赶趟儿撒欢;

看,溪水边成群的土青蛙成双成对的紧紧的搂抱在一起,

蒿草尖上一对重叠的蚱蜢在偷偷的窥探。

啊春天来了

到处都显露着勃勃的生机,

啊春天

一个的季节。

夜里一场绵绵的春雨,清晨的长安城像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在空气中还未消退的水雾里显得那样静谧,宛若一幅充满古典情怀的水墨画。

“新版《长安日报》,平准署令秀娘惹众怒,东市万人大*愿”。

“看报,看报,《万春商行》将筹建长安第一座全免费学堂,孤儿和寡亲家庭子女首批入学”。

“揪出伸向《毛台酒》、《五粮酒》的幕后黑手”。

“长根少年口述正版《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今日起正式面世,每日更新以飨读者”。

“《长安日报》,真切关注民主民生,探索事件背后的真相”。

。。。。。。。。

长安的街头巷尾,坊门城门,早行的市民首先拿到免费派发的《长安日报》,这是报社连夜加班加点赶出来的,前几期的报纸每期一千份,每份两文钱都卖不掉,这次加印一万份,而且是免费赠送。明天开始正常出售,价钱不变。

这也是四百多落地举子们和刘达君共同劳动一夜的心血,文人历来都是舆论界的尖兵,没有人怀疑这份报纸的影响力,他们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畅快,简单的吃过早饭,皇城一开门就和驸马爷一道走上了长安街头。

报纸为对折两大张,分八个版面,头版分时事政治、朝廷新颁布的条令法规以及一些惠民政策,有重大新闻也可以上头版头条,像今天的头条就是平准书令秀娘的事。

从各地民俗风情、长安各里坊发生的趣事、个人奋斗的经历、市场上粮食菜价行情到诗词歌赋,几乎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子们也拿出各自早已收集好的素材和文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然在古代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在大层面上不能忘记了皇帝老儿,利用商行赚的钱,拿出一部分办学也是当初的计划,力争在一个月后招生,取名为《星火学堂》,刘达君把长安这第一座学堂当做星星之火烧遍全国,在大唐全国推广开来,当然靠一个商行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要各地各级部门都参与进来,共同伸出援助之手。

这条新闻的倡议人加在了玄宗头上,心怀治世以拯天下庶民为己任的举子们得知此举是皇帝提出的,都真心的抒发心中的感想,对皇帝歌功颂德的文章有好几篇。

其中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来自心灵深处真挚的赞美,不是讲究格律的诗词绝句,是用普通的口吻叙说的,对《星火学堂》的普及和民间的反应做了很好的预期和展望,最后才点明,谁是最可爱的人?没其他人,就是当今的皇帝唐玄宗同志。

兴庆宫的侍卫接到刘达君递来的报纸,扫了一眼后眼睛即刻露出惊讶和兴奋,信誓旦旦的保证在第一时间将它摆上了玄宗的案头。

当然挣钱是不能少的,报社是挂名在国子监的旗下,正式因为这个名头,这些落第举子们才甘心加入,但是要想长久保持工作热情,提高个人收入,对那些文笔犀利,思想深刻,稿件屡屡被刊登的才子是要重奖的,没有竞争机制报纸最终会失去活力,沦为一块真正的鸡肋,大锅饭要不得,也不是所有的落第举子都适应这个行当,剔除糟粕是必要的。

在第一版右上角的醒目位置,有一块几寸见方的图文,一个古装美女端着托盘,上面有两瓶酒,写着“毛台”、“五粮”的字样,旁边有几个小字:皇家御酒,滴滴难舍。

第八版是专门介绍报纸的广告业务,详细说明在第几版做广告,几天?多少字数?分别需要花多少钱等等。

这一天正是三月三,春禊,也被称为“上巳节”,是大唐最重要的中秋、重阳、上巳,三节之一。春禊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春时在水边举行祭祀,以消除不祥,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记载了春禊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