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白衣人(1 / 2)

 “这......刘贤侄,不要怪本官啰嗦,你心里可清楚此去的危险?”冯县令问道。()

刘寅两眼正视着冯县令道:“学生心里十分清楚!”

“贤侄可有把握说服那女匪首,完成此事?”冯县令继续眼巴巴的问道。

“学生并无把握!但是学生相信在整个成安县城里根本就找不出比学生更合适、更有把握把这事情做成功的人选了!学生也知道此去是是九死一生,但是如果学生现在不去,那就无异于坐在这城墙上等死!既然如此,倒不如放手一搏。各位大人放心,学生心中自有几分计较可拖延那女人些时间!”刘寅对着眼前的冯县令和唐业铭正色说道。

“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刘贤侄年纪虽说不大,却乃是真豪杰也!”唐业铭被刘寅的这番铮铮话语所感染,心中不由一阵激荡。

“我定要陪着我家二少爷同去!”赵成虽说心里很不情愿刘寅出城犯险,可他也知道自己这个二少爷既然做了决定,那自己肯定是劝不住的。但是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让刘寅一个人去上那土匪窝里去。

“刘贤侄真是冲天的豪气!赵成兄弟忠心护主!本官敬佩啊!本官代这一城的百姓谢过两位贤侄了!”说着冯县令就要对刘寅行下礼去。

刘寅赶忙伸手拦下,说道:“冯大人万万不可如此,学生这也不过是为了自救而已。就算是心中有一丝胆气,也是看到三位大人为了护着这一城百姓,以身犯险的在这城墙与敌拼杀而有所感染罢了。当不起冯大人的一谢!”

“俺本来看你这小子是读书人,鬼心眼还那么多,想不到你这种心眼多的人也会有如此胆色。俺也托大叫声贤侄,定要好生保重性命回来!等到这围城之困结了,俺定要与贤侄好生的喝上几杯!”夏璋夏千总是个一根直肠子,说起这些好话来都从来不在拐个弯的。

刘寅对这个性情耿直的大胡子夏虽说不上一见如故,却也一点都谈不上讨厌,见他对自己如此说话,急忙说道:“待学生归来定陪夏千总好好的喝上他几大碗酒,到时候定要看看这您这大名府的酒比起咱广平的酒来够不够劲!”

“哈哈哈哈.......好小子!**快!”

众人正在商谈着,天上的阴云却是越来越黑,秋风也显得更加萧瑟。吹的众人身上都有点发寒,“看这天马上就要下雨啊,到时候一下雨天气一凉,城下饥民没有粮食果腹,恐怕就会更加民怨沸腾了!唉......”

当天傍晚时分天上淅淅沥沥的真就下起了小雨,伴着飕飕刮过的西北风天气陡然下降了许多,成安县城四周围围着三四万的饥民,每个人都在这萧瑟的淫风秋雨中瑟瑟发抖。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是数天不曾吃过一口粮食了,他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挺到什么时候。身边每天都有人坚持不住倒下去,没有人可怜这些苦等粮食续命的苦命人。白天的那次攻城,这些饥民被城上的守军杀了数千人之众,但是还是没能为他们换来一顿饱饭吃,也许这些饥民的命在那些手握大权的权臣心中都比不上一颗秋风下摇曳的小草;也许这些饥民的命在他们自己的心里都像是水中浮萍一般,漂浮不定。在这刺骨凉风阴雨之下,他们没有更加愤怒;也没有更加绝望,每个人的脸上的表情都是令人心酸的麻木和茫然。

在这样的秋风细雨之下,成安县城墙下面的一个排水口的挡板栅栏慢慢的移开,紧接着伸出一个涂抹的满脸泥巴年轻人的脑袋,那满身的衣服都乌七八糟的,看起来就真的是比饥民还饥民呢。这人就是刘潼,他怀里揣着冯县令写好的信,缓缓的从城墙下钻出来,在阴冷的夜色下,附近的饥民都脸色茫然的围坐在一起,并没有注意到从城内缓缓钻出来的刘潼。这时候的刘潼要说心里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哆哆嗦嗦的从饥民的队伍里跌跌撞撞的往外围走去,看起来好像就是要饿的站不住一般。根本就没有人会去注意身边的一个好像是马上要饿倒下的人,刘潼很快就有惊无险的穿过了饥民的队伍。待到出了饥民的视线刘潼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他松开这口气后立马放开大步往远处跑起来,一个没留神还跌了个大跟头,他狼狈的爬起来,也顾不得查看疼的火辣辣的脸上是否擦伤了,继续拼命的大步跑起来。等刘潼跑到在离着成安县十多里地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子上,早已经累的他一步都跑不到了。也幸亏是晚上,刘潼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准备在这里找匹马儿偷走。

嘶嘶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