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出城(1 / 2)

 唐业铭与冯县令也想到了需要赶紧派人出去求救,但是他们一时之间却没能想到乔装改扮成饥民的样子后再混出城去的法子。()如今听到刘寅轻轻松松的就想到这个切实可行的法子,心中自然高兴。听到刘寅紧跟着说还需要更关键的第二步的时候不由得都沉思了起来。

“什么第二步?子孚别说话大喘气好不好...”刘潼对着刘寅翻了个白眼说道。

“刘公子所说的第二步,是不是想办法尽量推迟饥民下次攻城的时间?”唐业铭若有所思的问道。

“嗯,唐大人说的正是学生想说的!从这里往返大名府就算骑快马最少也要三天的时间,假如在这三天之内饥民一旦攻城,那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刘寅说道。

“嗯,现在的难题就在这里了,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饥民三天不攻城呢?”冯县令一边冥思苦想着一边喃喃自语道。

“我们先出去招降那些领头之人!然后再暂时借用城内大户人家粮食用来安抚饥民!”刘寅一字一顿的说道。

唐业铭听到这里马上摇头说道:“刘贤侄的想法很好,但是却有些想当然了!贤侄想想看,刚才的咱们双方一场大战,城下饥民伤亡惨重啊!现在如果有人出去招降他们,那不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啊?”

刘寅待到唐业铭说完后点点头说道:“唐大人说的不错,听学生把话说完,刚才那个攻上城墙的女人学生也看到了。学生也知道肯定不是因为三言两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被说服招安的。但是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以招安为名稳住对方,还有就是为了吸引那女人的力量注意,掩护咱们的人混出城去。到时候不管跟他们用什么办法,能拖时间就拖时间,只要能撑过三天的时间,待到救兵一到,料想那个领头的女人见到事不可为,定会远遁而去。如此可减少多少杀戮啊。”

听完刘寅的这一番侃侃而谈,众人脸色并没有好看多少。大家都知道刘寅刚才说的第二步太难走通了。暂时安抚住饥民也许并不是太困难,但是城下最主要的敌人是那个女人和其手下的那些江湖豪客,这些人性情粗野难驯,手上功夫也好,平日里隐在暗处,逍遥于朝廷法度之外,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但是不管如何,以刘寅现在的小小年纪能说出刚才的那番话来还是让冯县令几人很是刮目相看的。在如此短短的时间里,能想出如此对策,已经强出在场的几个人众多了。

虽说唐业铭的官职品级比冯斌远的大上一点,但是冯县令才是这成安县的父母官,而且唐业铭一直在翰林院任职,没有过外任的经历。夏千总官职也比冯县令小上一级,又是典型的有勇无谋的性子。自然而然的众人里就以冯县令为马首了。现如今大家也没有什么更有建树性的话说了,都只等着冯县令发话到底如何决断了。

刚才听刘寅说过那一番话后,现在的冯县令对其也是打心眼里赞赏有加了,嘴里也自然而然的改了称呼。冯县令说道:“刘贤侄说的虽然还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是暂时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可用,就先用刘贤侄的办法一试吧。”看到众人没有反对,冯县令继续说道:“咱们现在先要确定由谁乔装改扮,化作饥民混出城去到大名府求救。我的意思是让唐大人混出城去求救,大家有什么看法?”冯县令很想把这个仅有的逃生机会让给自己相交多年的好友唐业铭。

唐业铭如何看不出老友的想法,跟着说道:“老冯不可如此,我唐业铭食君俸禄,与君分忧,再说我读过这些年的圣贤书,岂可在这危急关头独自逃生。”

“唐大人多想了,出城去大名府求救责任重大,一时之间哪里能找到合适的可靠相托之人?”冯县令说道。

“就是,先说俺夏璋就在此有守土之责,唐大人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夏千总也跟着说道。

这是仅有的逃生机会,刘寅可不想让给别人。稍微一想遂说道:“请赎学生冒昧,学生也认为唐大人去不合适。”

众人刚才只有刘寅说出了一些有建树性的话,这转眼的功夫冯县令自然不好意思不让人家把话说完,问道:“哦?刘贤侄且说说看,唐大人哪里不合适?”

“首先唐大人久在京城为官,脸色气质自然不像常年劳作田间的饥民,再有唐大人久在官场,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股官宦之气,与常人不同。最重要的是,唐大人一口的京城口音,与本地饥民口音相差太多,试问要穿过众多饥民之中,要是一旦有饥民搭话,唐大人答是不答?”刘寅吸了口气继续说道:“而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饥民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恐怕会立时大怒硬攻我们成安县,到时候我们恐怕就没有一点机会了!”

众人一听刘寅说的很有道理,都暗自点头。唐业铭心里更是惊讶:“此子侃侃而谈,句句都能说到事情的正点之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胸襟,若能逃过这一劫,日后前程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