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三回 意已渐生(1 / 2)

 淡水码头,对外来流民的临时周转安置。</p>

夷州一直以来都未曾中断过人口吸纳,因此多年下来,淡水的外来流民临时周转早就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外来流民下船之后,一般都会在这个周转先呆几天,饮食方面夷州官方会全面供应,另外如果有发现病患也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p>

姜游此刻正在周转中巡视,吕玲绮与孙尚香则带领着夷州女兵四处忙碌着。姜游一抬眼,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将手中的粥递给身边的孩童,而这孩童接过粥之后三两下就喝了个干干净净,末了还舔起了碗底。再看这老者见孩童喝完了粥,脸虽然尽是欣慰之色,但不住颤动的喉间却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旁人,老者自己也很饿。</p>

姜游再看看老者与孩童身褴褛不堪的衣衫,鼻间微微一酸,继而扭头向身边的貂婵问道:“临时安置的粮食不足吗?怎么发下去的全是稀粥?”</p>

貂婵道:“原本也不会发生这种事的,只是这两次北方来的流民数量超乎我们的预料之外,留置于临时安置的粮食就有些不怎么够用。不过你放心,从莽甲大仓调来的粮食明天中午就可以赶到,所以也只是这两天让流民们先喝粥应付一下而已。”</p>

糜贞的声音自姜游的身后传了过来:“秀姐你也是,这里的粮米一时不济,可以去我们淡水糜氏那里调,干嘛非要从莽甲大仓调过来?难道你当我们糜氏是那么气的人?”</p>

姜游与貂婵回首望去时,糜贞反手指了指安置之外:“我早没事的时候来这里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粮食有些不够用,临时就从淡水农场那里调了一万斛过来先应应急,马就到了。”</p>

姜游头并向糜贞笑了笑,再望向那老者时,姜游轻叹了口气,让身边的侍从再盛了两碗粥过来,自己接过来之后端到了那老者的面前蹲下身和声道:“老人家,你也吃。放心,在夷州这里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的。”</p>

这老者见状迟疑了一下才接过粥,同时细看了一下姜游与姜游身边的人的衣着,马就知道面前的人身份很不寻常,于是恭敬的开口问询,而一开口就是标准的北方口音:“敢问先生是?”</p>

“在下姜游……”</p>

一句话就让这个老者慌了神,碗急忙的放到了一边不,还赶紧拉着身边的孩童向姜游跪地行礼:“人参见姜夷州!”</p>

他这一跪可不要紧,周边的流民一听是姜游,立马就跪下了一片。姜游赶紧让众人起身,然后带着老者与那个孩童到了一个没什么人的角落。</p>

糜贞的身边带着些糕之类的东西,顺手递给了孩童。众人望着那孩童狼吞虎咽的样,鼻子都一阵阵的发酸。</p>

姜游复又叹了口气,再度向老者问询道:“老人家是哪里人?”</p>

“回夷州,老儿乃是幽州蓟郡人氏。”</p>

“蓟、蓟郡?”姜游当时就楞住了。这里可要清楚一下,汉时的蓟郡实际就是现代的北京一代;而汉时的北平一般被称之为右北平,实际地理位置则是现代的锦州一带;再往东的襄平,则是现代的沈阳一带。现在姜游建港的天津,实际则是与现代锦州附近的秦皇岛一带。</p>

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宋辽时期为辽国所占,亦为辽之陪都。之后的金、元、明、清为正式的首都。就地理位置而言,蓟是连接中原与北地的大门,明代朱元璋定都于蓟,也曾过“天子守国门”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p>

</p>

不客气的,蓟如果一丢,华北平原就先去了对北境五胡的天险,北境五胡的骑兵一但越过蓟岭群山,华北平原就再没有什么有效的地势可以遏制住五胡的骑兵。而现在的这位老者来自蓟郡,那么意味着蓟郡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p>

微微的收了收心神,姜游再次问道:“老人家为何会背离乡土,乘船越海的远来我夷州?”</p>

老者叹道:“唉,五胡可恨啊!犹记得老儿年幼与青壮之时,那些五胡游骑便时不时的会越岭而来劫掠乡间。朝庭兵马一至,他们于时会收敛一些,可是朝庭兵马一走……”</p>

摇摇头再叹口气,老者接着道:“记得刘使君指的是刘虞与公孙将军指公孙瓒同治幽进之时,刘使君待五胡以恩,公孙将军则待胡以威,恩威齐下与五胡各部尚算和睦,五胡也常以牛羊来蓟换取粟谷。可惜刘使君与公孙将军互能能容,刘使君最后也死于公孙将军之手。但公孙将军在日,对五胡之威仍在,五胡仍不敢放肆。直到后来……”</p>

姜游接话道:“公孙将军聚军自守,却终为袁氏所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