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一章 上课(2 / 2)

纨主 涉农 0 字 2021-07-23

也许是说到了兴头上,也许是琢磨着给自己这个好友上上一课,省的以后生出些去这行晃dàng,然后吃上大亏的思绪,便又给他上了几课。</p>

“说起来这古yù,其实说白了,古yù就是年代久一点,可是真就没那么多那么久远的玩意给你看,可是大家伙有需求,就难免的得有人想要,有人有想法,便有人有主意,有一种就叫做伪造黑斑法,据说古yù在地底下会受某些矿物质的“影响”,产生所谓黑斑,这也是“古yù”断代的重要“依据”呀!所以,造假者是决不能忽视的。方法是把“yù石”在开水里煮热,然后用浸湿了的破棉花把石头包好再放在铁篦子上用火烧烤,等把棉花烧成灰烬的时候就往石头上抹蜡,一边翻个儿一边抹,一定要抹得均匀才能出效果。这么跟您说吧,如果往上边撒点儿孜然或辣椒面儿,一边翻烤一边喊:“哎——香喷喷,外焦里嫩啦!”就跟烤羊ròu串儿一样了。”秦汉武说着看了一眼在一边傻乐的许强,皱了皱眉头,道:“你别光听着觉得可乐,这种带着“黑斑”的假yù器,欺骗ìng特别大,地摊儿上这类“宝贝儿”多了,稍不留神就让人打眼!”</p>

“还有那上古的yù件,其实更扯淡,在古代yù器中尤其是南方一带出土的,比如良渚文化yù器等,可以偶尔见到一种类似“煮透了的jī骨头”的颜sè,俗称叫“jī骨白”,学名叫做“石灰沁”。这种“沁sè”的出现,有人说是yù石在地底下受“地火”所侵而成的,这是胡说八道。真正原因是质地比较疏松的yù石在大自然中的钙化结果,并不神秘。但好古人都认为,凡有“jī骨白”沁sè者,必是名贵的“上古”之物!它既然有人“喜欢”,就有人琢磨不是?其实这所谓“jī骨白”再容易仿制不过了,把次等的白yù或者岫岩yù放在火里烧烤,快烧透的时候用冷水猛泼。还有更简单的,干脆用硫酸泡,于是乎那“jī骨”之“白”就“应运而生”啦。找块破布没事儿的时候就擦巴擦巴——嘿!不是“红山”就是“良渚”,至少也是他娘的“战国”的!”</p>

“说过来,说过去,其实还真有点好法子的,只可惜这功夫都用跑偏了,好好地盘yù功夫,都用到了专mén仿制那些个传世作品去了。玩儿yù的都知道,传世yù器有一种独特的温润光泽,全无出土文物上的那种沧桑或者斑驳。所以就不能来“硬”的,得用“软”功夫,尤其是加上雕刻之后,这就得用“褪光法”了。说通俗些就是把yù器上边的“贼光”给去掉,瓷器不是也讲究这么个“法儿”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糠麸皮摩擦,糠麸皮里边含有油分,这样“盘”出来的yù器会有一种看上去较为自然、柔和、滋润的光泽。据说旧社会不少“传世古yù”都是这么“盘”出来的,您知道要想“盘”出能唬人的效果来,得“盘”多少年吗?这么跟您说吧,一个刚进mén的学徒,后来都成掌柜的了,手里这块yù保不齐还没“盘”好呢。那时候的这些个作假的其实到了现在还真都是手艺人,只有手艺人才真肯下工夫。可惜现在已经没人用这种费力不讨好儿的笨法子捯饬yù器喽。唉——要说这些玩意儿流传到今天,它也得是个“宝”了,只是说不清楚都卖到哪儿去了,兴许哪个拍卖会里就有这类东西也说不准?所以甭管在哪儿,甭管是什么专家,要是有人指着一块白yù愣说是什么什么时候的“传世品”,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啊。在这种玩意儿面前你不认得它吧?你就是“孙子”,你要是凭经验有本事认得它,也千万别吱声,你得“装孙子”。咳——这作人呀,有时候比做yù还***难……”</p>

话说到此,秦汉武一声慨叹,收住了自己的话语,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许强,开口道:“听我说了这么多,总该给我说说你作人的事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