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大唐之幸,可怕的李治(1 / 2)

 第三十二章大唐之幸,可怕的李治</p>

“陛下,你为何放过那禄东赞,当初你不是誓要杀他吗?”</p>

归海一刀策马追了上来,好奇的问道,后面跟上来的刘弘基诸将也是一脸好奇。</p>

李治揉了揉额头,无奈的轻笑:“禄东赞很幸运,他还有利用的价值,朕要他对所有吐蕃人‘吐蕃降了’,想想吧,这该能省了我们多少事,至于饶他一命嘛,就看他识不识相了,否则朕能违背一次诺言,就能违背第二次,你们是不是这个理?”</p>

众将闻言都沉默了,他们毛骨悚然的看着李治,此刻的李治在他们眼里就像是一个黑心商人,不将人敲干最后一滴骨髓,誓不罢休。</p>

李治突然勒紧马绳,调转马头皱眉盯住众人。</p>

这些血战沙场,不惧生死的魁梧大将们,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的逼视下,竟然全都低下头了。</p>

李治一个个看过去,看的很仔细,看了半天,才略带嘲讽道:“怎么?觉得朕太卑鄙了,怕是都这样想的吧,不用否认,朕也觉得卑鄙,你们的皇帝,你们的陛下,这一仗打的,啧啧,确实够下作的。可是朕深夜里也曾扪心自问无数次,自问所作所为对得起大唐,对得起那些供养朕的大唐百姓。</p>

此战朕用三万人倾覆了吐蕃整整四十万精锐,不仅如此,朕还会继续利用那个伤够了心的老人,继续去压榨他最后一分可利用的价值,去征服那个老人的家园,甚至最后朕用完了,觉得碍事,还会杀了他,其中所为,堪称恶毒之极,可是用你们的榆木脑子想想,若你们是大唐皇帝,若你们是南征的三十万汉家子弟的统帅,你们会怎么办?仁慈,狗屁的仁慈。”</p>

完,李治气哼哼的走了。</p>

娘的,老子作为统帅容易吗,三十万人啊,还有未出世的孩子的生死全压老子肩上了,万一老子有半分失算,可就彻底完蛋了。</p>

这几日老子整夜整夜的失眠,一步一步的去想,有什么可能,会出什么意外,该如何应对,想了又想,越想越怕,但又不得不想,心中苦闷谁能解,你们一个个的,现在倒装纯情起来。</p>

李治有心酸:“药师公啊,怕是只有你了解朕了,可惜你走了,朕心中一直空落落,做梦都怕会败,直到现在,才踏实下来啊。”</p>

李治一骑绝尘而去,身边只跟着归海一刀,众将则勒马在后。</p>

简单看上去,这似乎只是一次平常的谈话,但众将细细品味李治的话之后,毛骨悚然之感更甚。</p>

安西都护郭孝恪面露苦笑道:“末将觉得陛下实在太可怕了。”</p>

刘仁轨也心颤附和:“陛下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此战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陛下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啊,陛下此次率领我等三十多万将士远涉千里,冒雨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打倒敌人,擒获了禄东赞,却硬是忍住不杀。这就好比一个饿疯了的人,突然见到了大鱼大肉还有松软的馒头,旁边却有人:你不能吃。换了我,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孙子敢这样对我,只怕会被我活吞了不可。唉,自从卫国公死后,陛下变了许多,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皇帝。”</p>

众将早听当年李治的事,那是正值十岁的李治竟然在太极殿公然对禄东赞的话,“来日必取你的狗头。”</p>

可见当初李治对禄东赞怨愤之气有多大,当时还因此受到先皇李世民的惩罚了呢。</p>

及至奋战至今,人人都以为李治在千辛万苦擒获了毫无抵抗之力禄东赞,会立马斩杀,却未想,李治并没有这样做。</p>

</p>

对于此刻的李治来,简单的一刀固然痛快,但暂时的放弃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他的目标是那片雪域还有雁儿姐。</p>

李治为了这一刻他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杀了禄东赞,这是多么大的诱惑</p>

然而李治选择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p>

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p>

如今的李治才是一个庞大帝国真正的皇帝样子,能够忍耐,能够压抑自己欲.望,这样的李治,才是最可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