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消灭一切英雄,全无敌(1 / 2)

 第三十二章消灭一切英雄,全无敌</p>

太阳爬上了山头,广袤的大非川石原一片血红。</p>

“吐蕃”字大旗下,禄东赞一个人冷酷木然地站在旗下,短衣铁甲,长发披散,一口弯刀扛在肩上,赳赳向前。</p>

身后正是禄东赞那个马奴,涨红着脸举着大旗,视死如归地跟在禄东赞的身后</p>

突然隆隆如战鼓的铁蹄声,在石原上轰鸣开来,须臾之间,密密麻麻散在石原上的唐兵像潮水一样分开,为那一道奔流的黑色铁蹄让路,然后是大片各式黑色的旗帜渐渐汇聚成一道洪流,跟随在马蹄声之后。</p>

那黑色的洪流汇聚成的轰隆声,离禄东赞越来越近,此时一道迥然不同于唐军战旗的金色龙旗被打了出来,那金色的龙旗在奔驰中急速摆动,四面石原山野顿时沸腾起来,唐军铁骑步军一队队飞出,追随在龙旗之后。</p>

顿饭之间,便在石原汇聚密集的洪流,只有那还包围吐蕃剩下两万骑兵的十万骑兵,动都没动。</p>

在龙旗打出时,四野所有旗帜全部收起来,整个石原上只能看见那迎风招展的龙旗,大纛旗下,是一个黑甲红披风长长的马尾辫少年,挥舞着马鞭狂驰如奔雷,少年赫然便是——李治</p>

李治率领亲卫骑军隆隆压来,堪堪离禄东赞半箭之地时,李治一声令下:“停”</p>

所有骑兵仰蹄半空,瞬息而止。</p>

那对面吐蕃战旗下的禄东赞,此时也止步静静的端详那大旗下,英武非常的少年,足足有数息,方才哈哈大笑:“天意天意啊”弯刀一指李治,高声喝问:“唐军龙旗下的,可是李治儿?”</p>

李治眉头一挑,不屑的冷喝道:“禄东赞,打败你的儿正是李治。”李治的“儿”音咬的很重,但从他嘴里出,却是洋洋得意。</p>

禄东赞眼睛一眯,闻言便是一阵冷笑:“李治,枉你还是大唐皇帝,天可汗之子,却何须使此下作卑鄙伎俩,算计他人父子之情?”</p>

嘴角轻佻,李治默然不语的驱马上前,良久才在禄东赞的逼视下,概然叹道:“禄东赞,兵争非一己之私斗。朕若不龌龊,此刻死的就不是三万,而是十万甚至更多我汉家子弟。为人君者,朕有自己的责任。”</p>

“李治儿,大非川之战,若是李靖统兵铺排,本相深表佩服”禄东赞嗤之以鼻的弯刀直指李治,“既是你亲自隐身统兵,除了那下作之计,一应战法多有疏漏,禄东赞死都不服”</p>

“不服?愿闻丞相高见。”李治皱了皱眉,平静淡漠的道。</p>

“其一,你以归海一刀为引,若是我军第一刻将他杀了,你待如何?其二,以二十万大军绕道我军身后,吸引老夫大军的攻击,全然是铤而走险,若我不攻,岂有你之战绩?其三,若无那无敌弩阵,你围困我等的野心岂能得逞?其四,既困我军,却不攻占,便是贻误战机若我军有一月之粮,大可以从容部署,你能围的了我军吗?”</p>

禄东赞侃侃评,竟是不假思索,他要为自己寻回最后一可怜的尊严。</p>

“丞相经此一役,却没想你还就兵论兵,偏离了重要根本之事,这一番言论,着实让朕颇为遗憾”李治年轻的声音随风飘来,却是不紧不慢。</p>

“朕曾经听我父皇,‘吐蕃大相禄东赞其人,有大才,其少年成名,屡经兵事,有吐蕃不败军神所称,然此为其盛名,日后亦会被盛名所累’,今日一见,不过如此,此次大战,其一,丞相爱子之名,朕早有耳闻,昔年丞相大儿子病逝,朕闻丞相三日不食,那归海一刀高呼一声,丞相爱子心切,如何不会勒马相问?</p>

其二,丞相想必以为朕去相救尉迟恭,那么这二十万大军,就堪称主力,既是主力,丞相为何不攻,又谈何铤而走险?</p>

其三,我汉人子弟和并入大军的突厥众族,多来自平原地区,远征高原,天时地利人和皆站在吐蕃大军一方,朕相信,丞相必然也不否认此理,朕若无刺天弩阵为依托,哪有驻扎大非川,逢暴雨而不退的理由,还不早早退兵,也不会有此一战了,丞相更无机会围困大非川。</p>

其四,围而不攻,那是朕断定你们只带七日之粮,其中大部分还丢失在大战中,朕怕个鸟的贻误战机,况且大非川一战,我军损失三万,对朕来也是伤亡惨重,这意味着我大唐将要有三万户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丈夫,能围能困,朕又须血战?兵士鲜血,在朕看来,比战机重要,比朕的脸面重要。只要能最终战胜,一切都是值得的。”</p>

听了李治的话,禄东赞一时无语,突然好似想到什么,扬眉惊骇的问道:“你怎知我军只带七日之粮,又设下此埋伏。”</p>

李治本不想,但沉默了一下还是低声相告道:“突厥王子咥运,乃是朕的暗间,朕挟持了他整个部族,成则生,败则灭,没有其它选择,他不得不听朕的,你军出征的人数、动向、行军大体路线,朕都知道。此战其实丞相哪怕真的突围逃走了也没用,西宁城已经在朕的手中,吐蕃军退路已断,这是其五。只不过现在用不到罢了,你比朕想的简单对付多了。”</p>

完,李治望着禄东赞,又喟然赞道:“不过丞相也不愧是朕父皇口中的枭雄也,在朕坚兵逼迫中,绝粮三天之下,大军不仅不生叛乱,反而骁勇如斯,朕之雄兵也多有不及,堪称是人间奇迹啊”</p>

禄东赞摸着自己的心膛,不断的做深呼吸,半天才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治道:“本相自认一代枭雄,你父皇也是英雄盖世,但唯独你……”</p>

</p>

“怎样?”</p>

“既非英雄,也非枭雄,更不是奸雄,如今一看,只会行人之计,却是一大大的伪君子,脸厚心黑,满嘴仁义道德,天下苍生的,实则卑鄙无耻,下作的很。”禄东赞轻笑道。</p>

李治稍稍一怔,摇头一笑:“你个老匹夫,朕今日出阵,便是念你一世枭雄,怕是青史汗青上也会有你浓重的一笔,让你败的明明白白,没想到你如此嘴贱不知感恩。”</p>

“既如此,那多谢了,李治儿。”禄东赞冷冷一笑,“今日禄东赞若是突围而出,三五年后便于你大唐再见高下,誓要兵临长安可惜,天不从人愿,大好男儿,竟被你如此卑鄙之人行下作之计,取了大好头颅,本相死都不服”</p>

李治有恼羞成怒了:“若不是为了大唐计,你以为老子愿意这样啊,老子以前就一宅男,虽然前途未卜,但活的轻松,乐的自在,如今做到了这个位子,整天想着阴人,你他娘的以为是天大的乐事不成,要是你早投降,老子早回家抱老婆了,这么好的天气,约上一帮子打马球,不比和你这个老男人窝在深山老林里扯淡来的痛快。”</p>

“李治儿,你……你有本事你和本相最后一战来啊”禄东赞听李治一通大骂,他也听的不是太懂,但最后“老男人”还是明白的,顿时心中大怒,战刀一举,大喝起来。</p>

后面的马奴见此,配合的叫一声:“杀——”</p>

“老不以筋骨为能,年纪大了,学学养生之道,不比整天喊打喊杀来的舒服。”李治鼻腔中嗤了一声。</p>

胜了,那是欺负你,败了,脸可就丢到爪哇国了,自己可不能如同那些狗血的电影,最后时刻让人翻盘,嗯,话这老家伙,没事瞎想个什么呢,整天想和人决斗,和他大儿子一样,果然“下”梁不正“上”梁歪。</p>

李治挥挥手,冷声淡然道:“扔掉你的弯刀,对那些吐蕃军,你们吐蕃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