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寺简介(1 / 2)

 古佛寺简介

一、古佛寺历史

东汉顺帝年间,帝王刘保身患绝症,幸闻东南方一和尚医术绝伦,却不外出巡诊。()隧率兵马来至一孤庙,结果不几日人到病除。于是便敕资重建寺庙,赐名刘赐寺。公元225年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视该寺为佛教重地,巨资修复,更名东吴寺。公元629年,唐代太宗李世民在此叩拜,每战必胜,继尔命扩展寺院百余亩,更名古佛寺。他手下战将罗成与古佛寺更有不解之缘。公元1028年,因战乱赵祯皇帝将皇子交予本寺方丈收养,并修复本寺。公元1368——1369年,少林僧人名偶法师助修本寺。公元1525年,黄河决口,水漫古佛寺,遭大劫。众所周知,本村李千裕是解放前一大富豪,其祖父为清朝曹州府﹙今菏泽﹚四品官员,家乡情节促使他两度修建古佛寺,弘扬,光大山门。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本寺遭小劫。解放前夕,国民党兵曾以本寺作堡垒,激战中古佛寺弹痕累累、百孔千疮。“文革”期间,寺庙被拆毁。

二、古佛寺原貌

古佛寺位于徐州丰县东南端。寺院占地百余亩。院门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灰褐色的琉璃瓦闪烁着光彩。“古佛寺”三个古铜色的大字苍劲有力,飘逸间呈现出潇洒,行书间显露出庄重。门两侧石狮青面獠牙,雄风抖擞。面前梵宇僧楼座落在高台之上,与那靛青如涂的苍松翠柏高下相间;远近枫叶点点,烈如火焰。顺台阶而上,便到了第一进院落,迎面庙堂高十余米,正中雕塑一尊几乎触梁的佛像,两侧分别供奉诸多神仙小塑。东庙堂南端设有焚香台,燃香支架十几米长。穿堂而过是第二进大院,正殿更加气势磅礴,一尊如来铜佛端坐中堂,环堂排列百余尊天兵天将、西方神佛,千奇百怪,神态各异。不难想象,这里当初香火缭绕,争相叩拜,钟鼓夹杂着木鱼的敲击声和诵经声,一派热闹场景。大殿后有庙房几十间,是方丈与和尚们生活之所。院内陈列有沙袋、木桩、石墩之类,供武僧操练习功。整个庙宇掩映在白云绿树丛中,庄严而肃穆。

院后是一大片塔林与和尚坟,和尚坟又名和尚林。据说每死一个和尚就在坟前栽上一棵树。方丈一类圆寂后,立塔树碑,以表纪念。

三、古佛寺名扬千里

古有“徐州以西古佛寺第一,西安以东古佛寺最灵”的说法。它神奇的传说不仅在此一带,而且被千里之遥的西安人作为口头禅。历代高僧、皇帝也不乏光顾于此。唐太宗李世民两度赴古佛寺许愿,并经过方丈指点,战场上大败敌寇。他曾赠书“古佛寺乃天下寺首”。

唐初年间,武将罗成常驻寺庙,见此地金家小姐出落得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他一度神魂颠倒。金小姐也被罗成的一表人才倾倒。一个相见恨晚,一个脉脉含情。终于有一天,两人偷吃了禁果。后来罗成路遇劫难,又见金小姐入了皇宫,以为移情别恋。以后的日子里竟把金小姐冷落了。一次,罗成夜宿古佛寺,恼怒了的金小姐遂将罗成的坐骑盗去,还不解心头之恨,又潜入罗成睡觉的房间,一刀刺下去。谁知,人们天亮后发现死了一个小和尚……

古佛寺与汪楼村一里之遥。此村原来是大集,方圆数十里的人一来拜佛,二来做生意买卖,人们逢集前呼后拥,摩肩接踵,嘈杂嬉闹,吆喝讨价,好不沸腾。每逢庙会更加热闹非凡,爷们小伙着上新装,姑娘老太花枝招展,加入到狂欢的人流,把个古佛寺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