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二 丐者墨家(2 / 2)

颜七七听得兴起,连忙说道:“这还要请说说看了!”于是那老乞丐便道:“要是说将起来,我丐帮在先秦之时原来是唤作墨家的。”花誉和颜七七不禁都是一愣,原来这墨家自先秦墨翟所创,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学与儒学并称当事两大显学。后秦国统一天下,墨儒同为始皇帝所恶,焚书坑儒之际又大驱天下墨者,是以秦以后便逐渐衰落了,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因而在此之后墨家名声便已基本消亡了,除了一些典籍古卷上稍有记载外,寻常之人知知甚少。

刘堇焱却因自小熟读各家典籍,对这墨子一事却也知道些许,此刻一听,便即明了,便为二人解释道:“这墨家创于战国时期,鼻祖为墨翟。其首领称‘矩子’,遵循‘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条,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到了后期,墨家又被分为两派,一为墨辩,一为墨侠。想来这丐帮当是后期墨侠一脉。”

老乞听得刘堇焱谈说,心下也自佩服,道:“刘少爷果真还是读过书的人,所说丝毫不假,这墨辩一脉自汉武之时便已消亡,而我这墨侠一脉却因隐迹江湖,历尽数劫,终归保留了下来。”

花誉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素问丐帮狭义为先,纪律严明竟是原如此。想来贵帮帮主便是你等矩子了!”老乞答道:“我丐家帮主统领天下乞丐,原也正是习昔日墨家矩子。在我丐家弟子之中,无先后之分,均依各人功劳挂袋而分等级。”说着便扬了扬项上挂的两只袋子,似乎极是得意。颜七七见了,便问道:“我看你身上挂了六只袋子,想必你的功劳一定不小罢?”

那老乞丐呵呵笑道:“好说好说,我等乞丐食天下之饭,自当忠天下之事,此乃举手之劳又何足道哉!”只听花誉又问:“前辈还未说你们方才为何同那净衣弟子之争呢?”老乞便答道:“是了!”当下神色又转为叹息,缓缓说道:“我丐帮乃天下第一大帮,想我前帮主李明复何等样人啊!但也终究……!”

花誉见他神色伤感,又称李明复为前帮主,心便似猜到了几分,不禁说道:“素闻李帮主武功高强,直追当世第一人,江湖之上侠名远播,人人敬畏,正是武林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莫非……?”老乞道:“想来花公子也知我李帮主向来恶疾缠身,数十年来都不曾见好吧?”他见花誉点头,便又继续说道:“我那李帮主嗜烟如命,年深日久的,烟毒沉积在肺,但又戒之不得,终于在数日之前顽疾复发,一命归西去了,但他走得及时,连后事都未曾交代清楚。”花誉听得此去,不禁连叹可惜,他虽未见着李明复,但素知他在江湖之上侠名极大,即便家中那位祖父在说说起他时也是连翘拇指,因而心中对他早已钦佩以及。

只听那老乞丐继续说道:“想我丐帮为天下第一大帮,帮中又岂可一日无主?但由来已久的历任帮主均是亲自授命下任帮主职位,可如今我这李帮主却连任何遗命也无,叫我帮中上下好生为难,如今我这净衣兄弟中因只有一位九袋长老,净衣兄弟却又极是团结,一致拥为他为新任帮主,而我污衣兄弟中两位长老却力挺李老帮主的公子。这不,为新帮主之争,污衣和净衣的兄第便连番闹了不少矛盾。”

花誉听得他们竟是因帮主之争而大打出手,不觉心下微微叹,想他丐帮之中一日不定帮主,矛盾之争怕是一日不听,这便问道:“素问贵帮之中原有六大长老的,却不知其他三位长老有如何了?为何竟不出来说几句话?”

老乞摇头道:“你是不知,因这净衣兄弟里的游长老素来名气在外,我帮中上下无不敬仰,让他当了帮主原也坐得,但我污衣兄弟因承前李帮主恩情,是以二位长老便极力推荐前老帮主的儿子继续担任帮主之位,因而另外三名长老一时也难以委顿。”

花誉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游长老的名气我也听说过的,但不知你们李帮主的儿子人品怎样?”那老乞一脸得意,满口夸道:“我们那李老帮主的儿子人品那也没得说了,为人仗义,年纪轻轻,武功却是难得的高强。”那小乞丐在一旁牵着马缰前行,一直都未曾开口,此刻听得几人谈论那李明复的儿子,脸上也是一阵自豪,突然穴话道:“我们那李哥是少林方丈了尘的关门弟子,在我们当中无人是他对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