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随波逐流(2 / 2)

唐朝好男人 多一半 5803 字 2019-08-12

“过奖,我就是个直人,鲁莽之人,不与你这等无聊人士一般见识,回去练大字去!”起身拉过兰陵抱了抱,松快地在她耳边道:“一直担心你,这下我放心了。”

李治两口子的事而已,油盐酱醋瓶瓶罐罐的,看来武mm面对健康的李治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李、许集团和武家人的所作所为让李锅锅有点不放心,于是将刘仁轨推到了台前舞刀弄剑大杀四方。

“别再去招惹刘仁轨,”兰陵有点感动,收紧了环抱不放我离身,“你惹不起他,李义府这种人都知道避他锋芒,你更要收敛收敛。你这次可是下了狠手害人呢,幸亏是刘仁轨,若搁了别人怕就万劫不复。”

“我没害他,我不过间接教了他治虫灾的办法而已,他去朝堂里显摆和我没半点关系。”

“嗯,”兰陵扑哧一笑,“你也算准了他肯定得去闹腾吧?不过也好,人强胜天的理说千百年却不为人知,这次能透开了说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圣上也高兴,刘仁轨也得了赏赐也高兴,从虫灾里过来的长安百姓更高兴。呵呵……”说着把脸贴过来调笑道:“别往心里去,你也有赏赐呢,没人想对不起你,人刘仁轨还念你个好。”

“哦?”那不着急走了,得把赏赐问清才行。我这人一见发红包就变了急性子。靠了软榻坐下,给兰陵放了腿上问道:“说说,他念我什么好?”

“念你学识广博,将治蚁之法传授给他,长安才幸免于难。可惜了,偏偏有人力荐你入尚书省的事被刘仁轨一手搅黄,你该谢谢他。”

“靠!这么坏,老家伙坏透了!”

“不是应了你的心思嘛,尚书省呢,拿住就是实权,你不是不喜欢吗?”

“我是不喜欢拿权,可老家伙这么干太不地道了。我鄙视他的行为!”

“好了,他认为你在散阶上对国家的贡献更大些,却不便登堂入室。就你自己评价自己的话:上马贻误军机,下马扰民乱政。”兰陵挂了我脖子上吹气,腻声道:“老刘可比妾身看得透呢,当年我可是存了让你入朝的想法。你俩若不当对头,或者能做个知己?”

“少恶心我。我只和异性知己,同性回避。”

算了,暂时不和他计较,皇上跟前的红人,清流也有当红人的,看来比我失落的人多了。咱就混外围,散阶有啥不好,只要不跳了里就永远是两帮拉拢的对象。我现在犀利得很呢,先不论财势,光看周围交往的就不好惹的。如今谁敢不张眼开罪王家,不等我反击就有人提了他脑袋过来攀关系,李义府今就来了。

交情。如今老李到王家来一不亮官阶,二不递拜贴,青衣小车如同探望老友般的模样。也没了当初大礼相赠的客气劲,就拎两包点心一挂茶叶,见面行文士礼,点心拆开,茶叶沏好,通今博古的一番乱侃,临了还蹭顿便饭才满意而归。

再就是许敬宗,同为侯爵又长我一辈。来往间没有李义府那么洒脱。却也能凭借了高超的外交手腕把辈分拉近。每每碰到……很奇怪,我最近老碰见老许,就在平时农学外常用饭的小酒楼上,没等我回神,就亲热地喊了过去。家常菜,看起来不值钱,吃起来却感到畅快,长辈嘛,或关怀,或询问,有时候一幅家中长辈那种让人心里暖和的教管口气,总是让人觉得这个奸滑的老家伙是那么和善,处处为我着想。

“说起来刘宰相是为了你好,年纪尚幼,资历不足难以服众啊,他对你一番苦心,万不可起了微词。”许敬宗提过酒壶,伸手朝我酒杯里刚要倒,忽然收手笑了笑,“子豪下午还有公务,不能过量,还是少饮为好。”说着将酒壶撂置一旁,关切问题:“尊夫人产期临近,年轻人外面跑跑疯疯的可不敢耽误了大事,哎,老夫当年也和子豪一般的性情,夫人产期时争强好胜领了外务三月未归,不想却累及夫人受亏,落了病根,如今悔之晚矣。前车之鉴啊,子豪要精心了。”

我当然精心,没人比我更精心了。不过老许人长得不行,这说话,这表情的确到位,至于我怎么要给刘仁轨起不满之类,他没说缘由,只说结果,一幅语重心长的样子就让我想抽他。

这许老伯资历高出李义府,甚至高出刘仁轨,是个稳坐钓鱼台的人物,稳拿轻放,一点点把我朝他阵容里划拉,就连一些我平时不闻不问的事情也从话里话外把厉害关系从容分说,若不是兰陵事先给我把刘仁轨反对我入朝的原委说清楚的话,我真有可能让老许给鼓动了。

每每望了许敬宗那豪华大马车的背影,感叹良多,终于明白兰陵说我会做人是抬举的话,在这各路人精并起的年代,我顶多算个小妖,还是一出场就被猪八戒掏死的那种,孙悟空都不屑理我。

万幸很,长见识的时候不能错过,这边忙了颖产期各种事项,那边忙了应付各路人妖,看来李、许集团很不甘心就此把风头拱手让给刘仁轨为代表的清流,私下里运作得风风火火。

刘仁轨最近对我的成见好像过去了,逐渐地主动和我搭话,偶尔问问家里的事情,认为王家三代单传如今又是正妻头胎,是大事,对王家来说比农学里还要重要的事情,“若少监觉得不便,还是以家务为重,农学里就不必分心,老夫一力承担。”

“还早,”老家伙发善心了?若平时我想都不想就应承下来,放假谁不喜欢。这几天怪怪的,谁的好意来了都得估量估量,在我眼里已经没多少好人了。“尽力而为,谢学监挂怀。”

刘仁轨点点头,展袖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我去他办公室。宾主落座,我脸冲了一边,不理会头顶那几个李治亲笔题词。“少监怕是有所耳闻吧?”

“闻?”反应过来,满不在乎笑道:“可是尚书省的事?”

刘仁轨朝我拱拱手,“以少监之能,大可以施为于朝堂之上。此次之事刘某人存了私心,不为朝堂多一能吏,只可惜农学失一良材。朝堂之上人人可为能吏,可农学里独缺一少监之位无人可替,非子豪不可。”

微笑着摇头:“学监言重了,在下无德无才,蒙您如此青眯,惭愧惭愧。呵呵……”

“你我二人或是有些误会……”刘仁轨没理我谦虚,“或观点不同,或处世这道有歧而已。若在朝堂上刘某定然寸步不让,但农学里不然,你我可以坐下商议,以理相据。不求解,只求通。若方便,晚些时候可去小酌一杯,少监意下如何?

老家伙打算和我交流沟通?见招拆招,老子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