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落幕(2 / 2)

人们认为居于福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

再看看西北:古朴粗犷、雄浑深沉、苍茫高远。

半分没有人们所认为的洞天福地的灵秀在。

也半分没有人们所认为的修行者所需要的幽静在。

不是说修行之人都喜居幽静的山林的么,怎么时间这一回头,在大荒纪这儿,这爱好就改了呢?

姜蝉就着这个问题陷入了思考。

最后,姜蝉发现,抛开时代特性谈爱好纯属耍流氓。

想想仙神不显的近千年,真正能够称得上修行者几近麟角,而且就是那些称得上修行者的人,放到他们大荒纪,怕是门都没入。

如此少的人,天下之大,自是想选哪里就选哪里。

因为人少,因为能力有限,所以不会对天下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也就没有专门管理这方面的必要。

再者,作为这个时代的修行者,在道侣方面是没什么可追求的了。

因为修行有成之人本就寥寥,哪里有那么幸运,可以碰到刚好合适的道侣呢!

没看到历史上那些修行者都是冷冷清清,仙风道骨的么!

所以,他们能折腾的也就只有在其它方面了。

比如给自己选个喜欢的地方。

而常人所喜欢的,难道不正是诸如洞天福地之类的灵山秀水之处么?

然后再来说说这个时代之前的大荒纪。

虽然名之以“荒”,但毕竟还是个修行为主的年代,那肯定是现在这个修行几近绝迹的年代没法比的。

以修行为主,可以想象,那修行之人必定是不少的。

手札里记载的当时还有修行者和凡人杂居的情况,这说明,修行者在当时并不稀奇。

甚至可以说是很多的。

既然人多,那么对于修行者的管理肯定是有必要的。

毕竟,任何时候,无规矩不成方圆都是在理的。

既如此,那对于修行者所住地盘肯定是有要求的。

如那杂居之地,规矩应当更加严密。

毕竟,修行者与凡人,肯定是凡人处于弱势,若不加以约束,世间只怕早已混乱无序。

修行者也是由凡人一步步走来的,他们不可能将弱势的凡人赶到西北那种生存不易之地,所以,那就只有他们自己居于其上了。

再者,那个时候的修行者那么多,在道侣方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既然这方面有了足够的优势,其它的方面自然也相对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就如姜蝉前世所在的那些人在城市与乡村上的选择一样。

城市环境相对糟糕,空气也浑浊,在自然方面是拍马也比不上乡村的。

但,即便如此,乡村的优美环境,清新空气还是无法挽留一波又一波前往城市定居的人们。

因为相比自然环境,他们大多数人更加看重人文环境。

而在人文环境方面,乡村也是拍马也赶不上城市的。

这个道理放到修行者这里也一样,对于他们来说,修行途中的道侣明显比环境之类的重要。

所以他们对于相对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在乎。

这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可有可无存在。

弄清了心里的纠结后,姜蝉便开始一心一意的选择下个造访的宗门了。

想来想去,她选择了魔宗。

因为她总感觉这个魔宗很不一般,会出人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