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徐州风云 10303字(1 / 2)

 时间回溯。

公元194年正月,袁术得到曹操密信,希望对刘备、陶谦进行南北夹击,约定瓜分徐州。袁术大喜道:“曹公之言正和孤意,陶谦冥顽,刘备滑虏,孤欲讨之而力不济,仅克广陵。今有曹公相助,何愁大事不济!”于是以纪灵为都督,以李丰、陈登等为大将,率领五万大军,从广陵向北进发,旬日间克重镇高邮。陶谦大惊,连忙派遣重兵抵抗,并向朝廷求救。李通率领一万兵马采取围魏救赵的计策攻打袁术大本营寿春。张勋率兵相拒。双方大战于合肥,张勋小败,稳步后撤。李通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曹操亲提精兵三万,直取刘备大本营开阳。刘备大惊。刘备精兵半数被臧霸带走,已夺得泰山郡北部和鲁国,与朝廷负责兖州军事的秦宜对峙。刘备连忙召回臧霸。臧霸日夜兼程回援开阳,结果在临沂遭遇曹军伏击,一万多精兵只逃出三千,狼狈撤回开阳,而且臧霸因为拼死断后被俘虏。刘备派张飞偷袭曹操,反被夏侯惇所败。刘备只得固守开阳。曹操在开阳城外筑起长围,留下吕虔、李典五千精兵监视,大军继续南下进逼东海郡首府剡县。守将陶复不听属下劝阻,领兵出战,战败,陶复被曹仁刺死,余众一千多人投降,剡县被夺。旬月之间曹操兵分几路尽下东海诸县,威震东方。

秦宜闻讯立即留下两千人马负责地方治安,率一万士卒东进,二月份收复鲁国,沿着东海郡与曹操远远的并肩南下,观望形势发展。

三月,曹操兵临徐州首府下邳,团团围住。秦宜则进入彭城国内,进驻武原县,立即派人联系下邳守兵,告知外有援兵,鼓励好好守城。但曹操营盘严整,细作难以进入,消息始终难以传递过去。

下邳城中,徐州牧陶谦忧惧发病,属下文武或欲降或欲战,莫衷一是,乱作一团。长史任贾高声道:“曹青州英明神武,智谋深沉,座下雄兵数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久闻其用人不看出身只问才能,我们何不顺天应民,举徐州以让之,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陶谦大将曹豹勃然大怒,喝道:“好贼子,陶公待你不薄,你何敢为阉贼做说客!再敢罗唣,休怪我剑下无情!”任贾唯唯而退。城内大族糜氏兄弟糜竺、糜芳与刘备交好,也坚决主张固守下邳,等待援兵,并自愿组织家兵守城。糜竺道:“今曹贼自北、袁贼自南,诚危急存亡之时,然二贼违反朝廷吕大将军命令,公然入侵徐州,必然遭到大将军讨伐,一个月内必有援兵。”曹豹奋然道:“糜功曹忠心可嘉,但只是书生之见。若死守下邳,曹、袁二贼合围下邳,城内必然人心崩沮,欲守城岂可得也!我将提丹阳精兵,御曹操于家门之外!曹操受阻,则袁术胆寒,南方压力自解。”

糜竺竭力劝阻,曹豹不听,提自己亲自训练的五千“丹阳兵”以及一万步卒出城迎击曹操。双方在城外列阵,曹操观看曹豹阵势,向夏侯惇诸将道:“此兵阵容整齐,士气高昂,曹豹是个人才,可为我生擒之。”夏侯惇失了一臂,虽不能冲锋陷阵,但带兵仍旧是一把好手,闻言道:“遵主公令!”于是命敲响战鼓,青州兵向前陷阵。曹豹军也擂动战鼓,丹阳兵手执长戟,排成整齐阵势,向曹军压来。

丹阳自古出精兵。曹豹精心训练的丹阳兵果然勇悍,鏖战一刻功夫就将青州兵逼退。曹操连忙命预备队出击。曹豹也令陶龄率领一万步卒压了上去。曹操阵脚移动,向后撤退。曹豹大笑道:“阉贼远来争利,果然已成疲兵。”下令大举追击。徐州军士气高涨,奋勇冲击,曹军大踏步后退五里多地。

一声炮响,马蹄如雷,三千狻猊铁骑如同猛虎般从侧翼扑了出来,闪电般绕到徐州军后方,发动*般的突击。徐州兵大乱,曹豹面如土色,叫道:“中了阉贼计矣!”率领丹阳兵向后突围。曹军诈败军队见自己伏兵出现,踏着轰轰战鼓,掉头杀了过来。徐州兵大败。曹豹拼死撤退入城,五千丹阳精兵损失了三千多,一万普通步卒只剩下两千多人撤回城内,城下横尸遍野,鲜血漂流。曹操俘获四千多人,就地打散收编,对下邳城围三阙一,并射信入城,声言如果投降,一概免死。

徐州文武再次开会,仍旧议论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拥到病卧在床的陶谦身边,问他意见。陶谦面容枯槁,双目无神,微微挪动满头华发的脑袋,长叹一声道:“降了吧。”任贾大喜。糜竺大声道:“主公何出此言!如今我们尚有精兵数千,尽可一战。兖州都督秦宜陈兵东平,庐江都督李通陈兵舒县,豫州刺史杜畿近在沛国,必来相助。何况曹贼虽然所谓开阳被破,我看其必然是虚言恫吓。不战而降实是懦夫所为。属下恳请主公勉力起身,激励众将士,则下邳可保、徐州可存。”曹豹本是主战派,但被曹操打怕了,一言不发。陶谦沉思片刻,道:“好!我们也不是软柿子,一定要让曹操偷鸡不成蚀把米。”于是扶病而起,绕城巡行,徐州军士气复振。

彭城国武原县。秦宜愁眉不展,本来选择与曹操并肩南下是怀着与徐州军一内一外威胁曹操的打算,没料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动作,曹豹居然莽撞地出城野战,结果吃了一个大败仗,下邳城兵力大大削弱,即便双方合力也不再是曹操的对手。

刘备刚刚派遣赵云率领上百骑兵自开阳城突围而出,幸存十几骑,到达了秦宜军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恳请正自发愁的秦宜发兵救援开阳。秦宜手指轻轻敲击案几,皱眉沉思,良久不语。赵云上前一步,道:“秦将军,局势危急,不能再拖了。”秦宜抬起头来道:“子龙将军不必着急,开阳城池坚固,曹操怎会不计消耗的进攻呢?开阳并无危险,我想的是别处。”赵云反问道:“秦将军是说下邳?”秦宜道:“下邳也算一个危险吧。陶谦遭遇南北夹击,他兵力既弱,良将又少,以他懦弱的性格很可能会开城投降。”心中却暗道:还有一个危险就是自己啊。

孙资现在调在秦宜军中为参谋,献计道:“何不进逼曹操老巢临淄,他老窝被端,势必在徐州立足不住。”秦宜摇头道:“临淄城高河深,又有荀彧亲自把守,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

赵云急道:“只要解开开阳之围,合我们双方之兵,足以切断曹操退路,到时候曹操还能有什么作为?”秦宜心中苦笑,赵云说得轻松,自己仅仅一万步卒,而且都是新兵,战斗力本弱,不然也不会再与臧霸对峙时处于被动局面。如今兖州暗流涌动,地方大族淳于氏因为淳于通之死出现不稳迹象,曹操也蛊惑了不少地方势力,一旦兵力抽调,难保这些人不会骤起发难,所以杜畿的四千多人马是不能轻动的。

现在朝廷也无可调之兵,虎豹军在西凉面对虎视眈眈的韩遂、马腾,骁骑军在南阳防备蠢蠢欲动的刘焉和刘表,朝廷的主要兵力全在北疆与骞曼率领的鲜卑联军对峙,整个东线只有自己这一万新兵、李通一万兵马以及一些表面顺从朝廷、现在持观望态度的坞堡势力可以派上用场。曹操主力都在下邳,自己如果再次北上开阳,率领一万兵马与开阳城刘备四千步骑合力攻击吕虔、李典的五千精兵,打胜仗绝对没有问题,但没有自己牵制恐怕曹操很快就能攻下下邳,那自己就变成处于曹操夹击之中了。

在朝廷全力对付鲜卑之时,对青、徐二州的策略是维持现状。但实力不足,这个现状并不好维持啊。静观其变,坐视曹操壮大,兖州、豫州不久之后仍会出现极大危险;提兵介入,如果失败把这点兵力也断送掉,兖州、豫州可能马上就会出现覆亡危险。该怎么办呢?秦宜难以决断,命人请赵云先下去休息,召集众谋士和将领商议。

听完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后,孙资道:“我有一计,不知当否?冀州刺史袁绍如今已经归附朝廷,何不请他出兵威胁曹操后方,我们则进逼下邳,迫而不攻。袁绍若出兵,围困开阳的李典和吕虔军距离临淄最近,只能回援,则开阳之围自解。我们可命令刘备南下,与我们合兵对付曹操。刘备还有四千多能征善战的将士,其中还包括一千骑兵,张飞、臧霸都勇武过人。这样我们就算不是曹操对手,也能保证自身安全、不会被他吞掉。而曹操却处于进退不能的境地,他若攻下邳,我们就可以进攻他的后路;他若退兵,我们一可以追击,二可以南下与李通将军合击袁术,主动权全在我们手里。”

秦宜击掌道:“好计!但袁绍会出兵吗?”孙资道:“肯定会。如今我大军全在并州,若袁绍敢不听从命令,皇甫将军的大军完全可以就近进攻他,拿这点相威胁,不怕袁绍不听。”秦宜大喜道:“好!时间紧迫,速派人向驻扎在平原郡北部的袁谭传达命令,让他渡河攻击曹操;同时派人向大将军和皇甫将军禀报。我们立即做好出兵准备。”

赵云听到秦宜不解开阳之围的决定后勃然大怒,但寄人篱下,也无可奈何,只得听从了秦宜关于他的计划的解释,随秦宜军南下。

袁谭得信大喜。自从曹操南下后,他一直就在蠢蠢欲动,奈何父亲袁绍严厉阻止他进兵。现在接到朝廷严厉要求进兵的命令,袁绍十分不愿,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十分清楚,曹操势力壮大了就可以牵制朝廷更多的兵力,从短期看对自己是有利的。但这个命令以出兵冀州相威胁,皇甫嵩得到我的命令后也追送了一封信,袁绍又不得不重视,只得命令袁谭渡河南下。袁谭十分不解父亲怎么会对中原之战中临阵脱逃、反水而去的曹操百般维护,反正他是对曹操恨之入骨,青州被曹操治理得不错,袁谭早就有心拿下,于是在三月下旬,率领一万五千步骑渡过黄河。

曹操守兵虽然将士用命,奈何兵力相差悬殊。袁谭一路势如破竹,旬日之间就拿下济南国和乐安国全境,耀武扬威、气势汹汹地逼近临淄城下。

消息传到开阳城外,吕虔大惊道:“后方危险,临淄若破,死无地矣!必须速速北上。”李典年纪虽轻,见识却极为高明,反对吕虔意见,道:“不然。荀长史足智多谋,临淄城民心可用,袁谭一无谋匹夫耳,必然无法攻破坚城。如果我们解围将把刘备这匹猛虎放出来,主公就危险了!吕将军此谋不可再提。”言语间有些不客气。吕虔虽然心中有些同意他的意见,但见他年纪轻轻对自己如此无礼,不由反驳道:“刘备不过几千残兵,能济什么事?荀长史虽然善于守城,但袁军兵多,凭着泰山压顶之势,荀长史如何能挡?况且我军将士家室都在临淄,现在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如何还能守得住此长围?万一秦宜领兵前来,我们都要成为俘虏了。况且就算临淄可守,袁谭若切断我们后路,粮草无法供应,我们和主公都只能饿死了。”其他将领关心大本营,都赞同吕虔意见。李典被吕虔一番雄论驳得哑口无言,心中总觉得他的话有什么不对,但又找不出漏洞,只得同意撤围。

开阳解围后,刘备得到秦宜急信后大喜,当即要率领四千步卒南下与秦宜会师。谋士孙乾表示不同意见:“主公,曹操在下邳有两万五千精兵,秦宜兵力不过一万左右,即便加上我们这四千步卒也不是曹操对手,属下以为应北上收复琅砑各郡县,夺取北海国,然后乘吕虔、李典与袁谭两败俱伤之时,出兵攻取临淄,曹操后方根本已失,无粮无草,必然溃败。”简雍反对北上,道:“主公,公佑此计不妥。如果我们不南下牵制曹操主力,他肯定可以攻下下邳,下邳粮草丰饶,即便我们取得临淄,曹操哪来饥馁之患?他精兵仍在,率兵北上,我们如何能挡?何况临淄有荀彧守城,岂是那么容易可以攻下的?属下以为还是南下为好。”两人顿时争执起来。

刘备苦思片刻,拍板道:“不要吵了,我们北上。”众将见他已决心已定,都表示同意。刘备打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若南下与秦宜合击曹操主力,如果打的赢,得利的也是秦宜,毕竟他有一万多人马,自己争不过他;如果打不赢,自己就这点家底势必全输光,秦宜有朝廷做后台,家大业大输的起,自己却输不起,况且若曹操胜利,他不会深入豫州去追击秦宜,只会回兵向北救援临淄,则整个青、徐二州都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而采取北上的策略,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曹操在北方兵力空虚,以实击虚,兵法也,况且风险小,利益大;第二,秦宜和曹操之战自己不掺和,两人的仇怨只能越结越深。秦宜即便兵力不足也不会坐看着曹操夺取徐州,势必竭力与曹操恶斗,削弱曹操的兵力;曹操取得胜利也将为他带来更大的灾难,朝廷大军一旦回转,曹操如何对抗?那么曹操必然会联合自己,对抗朝廷,不会追究自己夺取他北方疆土的做法。

四月上旬,刘备率领四千步卒北上,沿途重新收复各失陷郡县,声称要与袁谭合力攻击临淄。同时送信给袁谭表示愿意与他瓜分临淄。袁谭接信十分生气,自己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刘备却要来摘果子,实在可恨,因此攻打临淄更急。

秦宜得知刘备北上后大怒,骂道:“大耳贼何其不智也!南路若败,北路岂能存耶?”本来向南进军下邳,现在只得改而往西撤往彭城国吕县,派人向替代张邈(去岁冬因反叛被张辽袭杀)的新任兖州刺史陈群、豫州刺史杜畿、庐江太守张既以及都督豫州、庐江军事的李通全部发去急报,陈述自己困难,希望得到他们援助。

下邳城下,曹操得知袁谭、刘备两路兵马合击临淄,大惊失色。曹洪等人也都乱了阵脚,纷纷道:“我军将士家眷全在临淄,若失临淄,我军必然崩溃,还是速速回援为好。”曹操也有退兵之意。郭嘉却持反对意见,从容说出一番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