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门四哲之嘉尚大师
嘉尚,大慈恩寺大德,以“证义缀文,多能杰出”著称于译场。曾任证义、缀文等重要工作,对玄奘所传《瑜伽师地论》深有研究,尽得要旨,并深得“唯识学”义趣。显庆三年,嘉尚担任《入阿毗达磨论》笔受;四年,与普光、神昉共同担任《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的笔受;永徽三年,与慧朗任《阿毗达磨显宗论》四十卷笔受;龙朔年间与大乘光、大乘钦合作,担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的笔受。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录俱胝画像一千帧,造十俱胝像。”玄奘圆寂后,嘉尚充任译场证义,并自撰《杂集论疏》。
奘门四哲之普光大师
普光,世称大乘光,是玄奘译场中笔受经典最多的一名大德,在贞观十九年建立译场之初就加入玄奘门下,得玄奘俱舍学真传。贞观二十一年,普光开始担任笔受,至高宗麟德元年,其笔受的经典有:《解深蜜经》、《大乘五蕴论》、《唯识三十论颂》、《菩萨戒本》、《菩萨戒羯磨文》、《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不空四绢索神咒心经》等二十四部七十二卷;另与大乘钦、嘉尚等共同笔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与大乘云等笔受《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十八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论经》十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
普光除助玄奘译经外,还勤於著述,著有∶《俱舍论记》三十卷、《俱舍论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及《婆沙论钞》、《大因明记》等。
在“奘门四哲”之外,玄奘的著名弟子中,将唯识学说传播到朝鲜和日本的有圆测法师和道昭法师。
圆测,朝鲜新罗僧人,俗姓金,名文雅,字圆测,原为新罗国王孙。圆测三岁出家,十五岁来唐,在京师玄法寺从法常、僧辩受戒,学《毗昙》、《成实》、《俱舍》、《婆沙》等论及其注疏,亲承真谛以来所传法相唯识旧学,是著名的摄论学者。玄奘回国后,又投奘师门下,学习新传法相唯识学,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显庆三年七月,玄奘移住西明寺译经,同时选五十大德同住,圆测即在其中,后来就长住西明寺弘传唯识教义,故人称“西明法师”。
圆测一生,著述颇丰,有《唯识论疏》、《解深密经疏》、《仁王经疏》、《般若心经疏》、《成唯识论别章》、《二十唯识论疏》、《因明正理门论疏》等十多部。圆测阐发的唯识学说,新旧并重,而稍偏重真谛之学,与窥基独尊护法的新学有一些差别,形成唯识学中的圆测学系。
圆测的新罗弟子有胜庄和道证两位高僧,道证回新罗后,以大乘了义教为宗旨,致力于唯识学的弘传。道证的弟子太贤,号青丘沙门,以精通瑜伽学著称于世,被誉为“海东瑜伽之祖”。
道昭,日本河内(大坂府)人,在飞鸟元兴寺出家,以持戒坚固著称。永徽四年(653年,日孝德天皇白雉四年),道昭随第二批遣唐使入唐,诣大慈恩寺,受教于玄奘门下,与窥基同学。道昭在大慈恩寺学习八年后,携新译经论归国,回日本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大建法幢,创立禅院,力弘法相唯识学说。
下一章:荣归兜率陀(终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