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荣归兜率陀 终章(1 / 2)

大乘天 龙华一叶 0 字 2020-08-26

 显庆四年(659年),玄奘认为,东土佛学向来重视般若经典,而前代所译的《大般若经》零散不全,且多错误。于是决定重译此经。惟以此经卷帙浩繁,共有三个不同版本,而且在京又事务纷紜,不能专注,因而向高宗启奏,请移玉华寺专志译事。十月,玄奘率翻译诸僧与弟子等至坊州玉华寺,居肃成院。

显庆五年正月一日,玉华译场开始《大般若波罗蜜经》的翻译。

但梵本《大般若波罗蜜经》有六百卷,共二十万偈颂,部头太大,内容太广,诸僧弟子请求删略意译。玄奘也意欲顺从众意,如罗什所翻经论一样,除繁去重。但当天夜里,玉华寺僧众同作噩梦,梦遇极怖畏的事,或见乘危履崄,或见猛兽搏人,流汗战栗方得免脱。

玄奘因梦示警诫,决定不作删改,按全本梵文宣译。于是夜中诸僧乃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照触身心,得大自在安乐。玄奘又梦见自己手执花灯供养诸佛,又升高座为众说法,有诸天大众围绕,奉名果供养,赞叹恭敬。

世尊释迦牟尼佛曾在四处宣说此《大般若经》,一是王舍城的鹫峰山,二是舍卫城的祇陀林给孤独园,三是在他化自在天的天宫,四是王舍城竹林精舍,总一十六会,合为一部。玄奘在印度搜集到四个梵本中的其中三个,于是把三个不同的梵本相互对校,反复审定,力求做到译本的准确无误。遇到文理乖背,意旨深奥难辨之时,玄奘大师便入般若三昧的光明境界,向诸尊请益,以辨难释疑,出定后所作译文如披云睹日,豁然朗照。

玄奘对诸弟子道:“能够译出如此精妙的译文,不是玄奘显浅的学识所能做到,这全赖诸佛菩萨加持的缘故啊!此经的初会,有《严净佛土品》,品中说诸菩萨摩诃萨众,为般若波罗蜜故,以神通愿力盛大千界上妙珍宝、诸妙香花、百味饮食、衣服、音乐,随意所生五尘妙境种种供养,庄严说法之处。”

译经期间,玉华寺的主持慧德法师,及翻经大德嘉尚法师,也曾夜梦玉华寺内广博严净,绮饰庄严,幢帐宝舆、花幡伎乐盈满寺中;又见无量僧众手执花、盖、幡、幢前来供养大般若经。寺内衢巷墙壁全都装饰明绮丽锦,地上铺满各色名花;至翻经院,其院装饰倍加胜妙,一如经中所载的妙宝庄严净土般殊圣。

慧德和嘉尚法师将真实的梦境告诉玄奘,玄奘对他们道:“现在翻译的是《大般若经》中的《严净佛土品》,诸菩萨圣众必来供养。”

当时玉华寺大殿的旁边有两棵柰树,还不是开花的时节,却开出了满树的鲜花,每朵都有六瓣,红白相衬,鲜艳瑰丽,非常可爱。译场的僧众无不欢喜议论道:“这是般若再度弘扬的吉祥征兆,花开六瓣,表示六度波罗蜜之意。”

然而,玄奘大师翻译此经时,却经常思虑生命的无常,对诸弟子道:“有为之法必归磨灭,泡幻形质何得久停。这部经典甚大,玄奘常惧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你们要加勤努力,勿辞劳苦。”勉励弟子精进译事。

四年之间,玉华译场每天都进行着有序的翻译工作,在翻译《大般若经》的同时,也译出了《阿毗达磨品类足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辩中边论颂》、《辩中边论》、《唯识论》、《缘起论》、《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和《异部宗轮论》等经论。

龙朔三年(663年)十月二十三日,六百卷《大般若经》译成。

玄奘大师欢喜地告诉徒众:“这部经典与东土十分有缘,玄奘来到玉华寺,也是凭藉此经之力。如果在京师,受诸缘牵乱,哪能这么快译完?如今终于圆满完成,都是诸佛加持,龙天护佑的缘故。这是镇国之大典,人天之大宝,我们应该踊跃欢欣庆祝!”

为庆贺译经功毕,玉华寺寂照法师设斋宴供养诸僧,又奉迎新经从肃诚殿往嘉寿殿斋所讲读。当迎经之时,般若经放出万道虹光,雨诸天华,并闻空中梵音天乐,有非常香气,氤氲馥郁,弥漫玉华内外。玄奘见此吉祥灵瑞,倍增嘉慰,于是令弟子窥基表奏朝廷,请高宗为《大般若经》御制经序。

自从《大般若经》译完后,玄奘自觉身力衰竭,知无常将至,便对门人道:“我来玉华,本来是缘于般若经,现在经已译完,玄奘生亦尽矣。若无常之后,后事宜从俭省,可以蘧蒢裹送,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众弟子闻言哀痛欲绝,含泪说道:“师父气力尚可,尊颜不殊于旧,何因忽出此言呢?”玄奘对他们道:“玄奘行年六十五矣,生死我自知之,只愿能生兜率陀天,常奉慈尊左右!你们对经论有疑问者,可速问,我一定会尽我所知为你们解难释疑。”从此放缓译事,专心禅修礼忏。

十二月三日,在众弟子的请求下,译事重开,译《五事毗婆沙论》二卷,《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咒五首经》一卷。

麟德元年(664年)正月一日,译经诸僧及玉华寺大众,殷勤启请翻译《大宝积经》。玄奘见众情专一,遂勉强翻译数行,忽觉身体不适,便收起梵本向众僧道:“这部经典与《大般若经》一样,都是大部头的巨典,玄奘自量气力不足,现在死期已近,难以再译此经矣。”于是率徒众到兰芝等谷礼辞俱胝佛像,僧众相顾莫不潸然。

礼讫还寺,专精行道,遂绝翻译。有门人外出,与恩师告别,玄奘对他说:“今日一别,以后亦再难相见,待他日再会龙华树下!”

八日,有高昌弟子玄觉法师,梦见有一端严高大的佛塔忽然崩倒,醒后惊告奘师。玄奘安慰他说:“不是你的身体有事,这只是玄奘寂灭的征兆而已。”

九日傍晚,玄奘大师在后房度渠跌倒,小腿胫上有少许皮破,因即寝卧,病势加重。十六日,依然卧病在床,开目闭目之间,见千叶大白莲花,光明晃耀,鲜净可爱。至十七日,又见成百上千形貌端严伟大,身着锦衣的天人,将诸绮绣及妙花珍宝,装饰大师所卧房宇,以及装饰整个翻经院内外;及至院后山岭林木,都竖幡立幢,天空闪耀彩光,梵乐飘飘;门外又见无数宝舆,舆中有数百千类香食美果,并非人间之物,各各擎来供养奘师。

玄奘向寺主慧德法师具说所见,又命弟子嘉尚统计所翻经论以及造像、写经、供养、布施等项:玄奘在西域造《会中论》、《真唯识量》等四论一颂;回国共译三藏经论合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又别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将《道德经》、《大乘起信论》从汉译梵;又造俱胝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幅;造素像十俱胝;写《能断般若》、《药师》、《六门陀罗尼》等经各一千部;供养悲、敬二田各万余人;烧百千灯,赎数万生。

嘉尚将奘师一生所翻经论以及造像、写经、供养、布施等项一一报上,玄奘听后,合掌喜庆,又召集门下弟子齐至,罄尽僧衣法器,送给诸弟子,然后与弟子们一起修禅观行道。

二十三日,设斋施供,又命塑工宋法智,在嘉寿殿竖菩提像骨,造佛像一躯。

在嘉寿殿,玄奘大师对大众说道:“玄奘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兜率陀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弥勒佛下生之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说完便默然正念,过了一会儿,又口中诵念:“……色蕴不可得。受想行识亦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界亦不可得。眼识界不可得。乃至意识界亦不可得。无明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念完,又说偈教弟子云:“南无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二月四日夜半,医僧明藏法师见有两名身高一丈多的金人,各擎一白莲花,如车轮般大小,千叶莲花开三重,叶长一尺有多,光洁明净可爱。他们来到玄奘大师前面,对大师道:“师从无始已来,所有损恼有情诸有恶业,因今小疾并得消殄,应生欣庆。”玄奘顾视,合掌良久,遂以右手支头,左手放在左大腿上,舒足重叠,右胁虹卧。有弟子问:“师父!这是何相。”玄奘道:“勿问!妨吾正念。”自始不饮不食,至五日夜半,弟子普光问:“师父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玄奘说道:“得生。”随即于刹那相续中修止观双运,入禅定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