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利局的经历相比,“锐氏”快餐连锁店的招商工作并不顺利,尽管马锐在半个月前就开始了在英国本土的造势工作--约翰内斯堡《兰德每日邮报》的主编华莱士先生同时也是伦敦《每日邮报》的记者,马锐在兰德邮报上刊登方便面广告时跟他拉上了关系,通过他的操作,马锐从开普敦出发的一周前,英伦三岛的大报小报上就出现了关于“锐氏”快餐的报道,绝大部分报道都客观地记载了“锐氏”炸鸡迅速风靡南部非洲的经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个信息:想迅速发家致富吗?快来加入“锐氏”连锁吧!
马锐忙清了专利局的事情后,他专门包了一辆马车到各大报社跑了一趟,把原本连篇类牍地刊登在各大报纸上的报道升级为“锐氏”连锁店的招商广告,在他的计划里“锐氏”连锁将要在英伦三岛开设至少20家分店,这些分店将会由本地人投资开办,“锐氏”授权其使用自己的品牌和配方,以技术投资的形式占有每家分店的15%股份,同时向自己的合伙人提供店员培训和店面统一装饰等服务,附加条件之一是各家分店必须由南非总店指派店长或高级管理人员。
马锐没有选择自己投资开店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他没有这么多钱,虽然他手里还捏着凯瑟琳在股市上帮他圈来的20万英镑,可其中的一部分要用来订制生产火腿肠和冲锋枪的必要设备和原料,即将挂牌的“锐氏”橡塑有限公司也要投入一笔资金,杜邦公司已经明确表示希望在新公司里拥有49%的股份,必要的生产设备将由他们来提供,可前期厂房建设和购买生产原料还是得马锐自己掏腰包。
第二,马锐和凯瑟琳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在连锁店上,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马锐要对方便面和火腿肠的口感和质量进行升级改进,回到南非后简单安排一下还得准备动身回东北;而凯瑟琳手头还有一张长长的清单:合成玻璃、合成橡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增色剂、增稠剂、防腐剂,还有马锐要求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无锈蚀底火、单气孔管状单基发射药等等。
马锐对报纸广告的投放力度和密度不可谓不用心,这一点从他选择的报社就可见一斑:
《兰德每日邮报》总编华莱士的娘家报纸《每日邮报》;
伦敦第一家采用插图的刊物《伦敦新闻画报》;
英格兰东北部销量最大的地区大报《北方回声报》;
目前全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每日电讯报》及其姊妹刊《星期日电讯报》;
对全英及至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都十分巨大的综合性报纸《太晤士报》和还没改名“卫报”的《曼彻斯特卫报》;
为了让“锐氏”在英国本土一炮而红,进而把它的影响力扩展到大英帝国数量和面积都无比庞大的海外殖民地,马锐对所刊登的招商广告几乎是逐字推敲,在华莱士先生的帮助下,其广告词可谓是极具煽动性,对此意犹未足的马锐甚至专门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寻找《太阳报》的报社,他对这家“驰名全球”的英国小报可谓印象深刻,要是能在后世里这家全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上面做上两周的广告,效果肯定是大大滴,凯瑟琳取笑他扯着作广告的虎皮实际是想勾搭几个“三版女郎”大饱淫心,马锐对她的说法嗤之以鼻,“那些脱衣舞女哪有妹妹你的身材好啊,我直接勾搭你就行了,何必舍近求远舍主求次呢?”回应他的是直奔脑门而来的拖鞋。
等马锐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饭店时,凯瑟琳嘲笑着问他是不是快被那些“三版女郎”给吸干了,马锐没好气地说:“有个毛的三版女郎,太阳报压根儿还没创刊呢,白白让老子折腾了一下午,我太阳他新闻集团老板的先人!”
看着窗外阴沉的天色一点没有发亮的意思,马锐无奈地摇摇头,把手里的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从沙发椅上站起来,走到屋角的吧台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几个甜饼和一堆炒栗子吃得他嗓子发干,泯了一大口酽烈的酒浆,感觉着肠胃受到的强烈刺激,马锐觉得有些抑郁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重新走到沙发椅前坐下,扭亮矮桌上的台灯,顺手拿起了昨天的《太晤士报》。
这份后世里被国人译为《泰晤士报》的报纸其实叫做“时报”更贴切一些,“TheTimes”的音译“泰晤士报”与读音相近的“泰晤士河”(RiverThames)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不过马锐此时关心的并不是它叫什么名字,而是刊登在头版头条的记者评论:人民预算能否拯救英国财政?
与“拯救”这个耸人听闻的字眼相对应的是英国财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1909-1910年度政府将要面对的财政状况:
财政支出:16455.2万镑;
税收:14890万镑;
财政实际赤字:1565.2万镑,而且,这一赤字可能扩大到1600万镑。
造成英国政府在和平时期面对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的原因,除了现行税收款项的收缩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财政支出的加剧,这1565.2万磅的赤字主要包括两大项开支:800万镑的养老金和300万镑的海军发展计划支出,而自由党政府又无法取消这两项支出以达到节流的目的,因为这是广大劳工阶级和主张殖民扩张的帝国主义者所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