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贯长虹 下(1 / 2)

月明沧海 牧云楼主 0 字 2020-08-23

 这个女子就是柳如是,跟随丈夫钱谦益回到常熟老家度夏,忽闻陈子龙遇难的消息。她悲痛如绝,急忙换上白衣素服,准备了祭品,带着使女赶到跨塘桥祭拜。侍女见她昏倒在地,慌忙将她扶起,雇了顶轿子,把她送回家。柳如是悲伤过度,因此而大病一场。

却说陈子龙壮烈殉国后,清军不肯善罢甘休,又从吴胜兆处搜出抗清义士名册,按名册捉拿抗清义士。夏完淳在名册内,是清军的搜捕重点。夏完淳先是躲避在嘉善岳父家中,因秘密西行受阻,遂于六月返回松江,决定渡海至舟山鲁王处,再图抗清大业。临行前,夏完淳回乡探望嫡母和生母,不幸被清军逮捕,取水道解往南京受审。船过细林山时,夏完淳想起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诗,表达了对陈子龙的深切悼念之情;船过吴江,他又作《吴江夜哭》诗,以悼念太湖义军首领吴昜。

夏完淳被押至南京后,洪承畴亲自审问,想劝他投降大清朝廷。在大堂上,夏完淳昂首挺立,坚决不肯下跪。洪承畴温和地说道:“年轻人不懂事,那能领兵造反?肯定是受到贼人指使。只要你肯归顺大清,我给你官做。”

夏完淳不为所动,反问洪承畴道:“你是何人?”旁边衙役叱喝道:“这位是大学士洪亨九大人!”夏完淳佯作不知,厉声喝道:“我朝洪亨九先生以身殉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先帝亲自设祭,泪流满面,大臣们失声痛哭。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假冒洪先生的堂堂大名,污辱忠魂,真是一只猪狗不如的奸贼!”洪承畴羞愧难当,无言以对,急忙令人把夏完淳押回监狱。

夏完淳的岳父钱栴亦被捕,在监狱里愁眉苦脸,言谈话语中时常流露出怕死的意思。夏完淳激之以民族大义,勉励道:“当初我们与陈公子龙歃血结盟,发动江南起义,民众莫不踊跃参加。今日兵败被擒,我当和岳父大人一起慷慨就义,与陈公在阴间相会,这才算得上奇伟大丈夫啊!”使得钱栴保全晚节。洪承畴见劝说不了二人,只好上报清廷,判处二人死刑。

夏完淳在狱中大义凛然,谈笑自若。他自被捕后写下的诗,起名《南冠草》,慷慨悲凉,高亢激越。夏完淳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写了《狱中上母书》,托人转送给嫡母盛氏与生母陆氏。信的结尾已语无伦次,可是浩气凛然,写道:“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他又想起苦命的妻子,心中无限酸楚,遂含泪写下《遗夫人书》,送予妻子钱秦篆。

九月十九日,秋风瑟瑟,落叶纷飞。南京城西市人山人海,围观处决犯人。清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近午时,大队清兵押送着四十多辆囚车,缓缓向市中心驶来。囚车里装的人都是抗清义士,准备送到西市处斩。夏完淳站在中间囚车上,虽然戴着手铐脚镣,却是神色自若,大义凛然。百姓们见之,无不掩面痛哭。

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哨音,紧接着从街旁酒楼里射出箭矢,射中十多个清兵。围观的人群大乱,争先恐后躲避。刹那间,从酒楼冲出三十多个汉子,手持短刀、板斧、木棍等物,奋不顾身地向囚车杀去。清兵们慌忙鸣锣示警,并用刀枪护住囚车。过了片刻,大批清军迅速赶过来,驱散人群,包围了汉子们。

夏完淳见这些汉子都是嘉善义士,个个舍死来救自己,不由得热泪盈眶,高声喊道:“兄弟们不要徒伤性命,快些冲出去,将来替我们报仇雪恨!”义士们见救人之事不可为,只好向外突围,可是势单力薄,不断有人倒在清兵刀下。忽然从酒楼上飞下十多盘鞭炮,落入清兵脚下。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纸屑与硝烟遮挡了视线,清兵们乱作一团。

义士们趁机砍杀,试图杀出清兵包围。这时,从酒楼里又冲出十多个义士,挥舞着钢刀,从清兵背后杀过来。清兵们猝不及防,被义士们杀进人群中,与被围的义士们会合。义士们高声怒吼着,挥刀向外杀去。可是清兵们层层围拢上来,又包围了义士们。眼见义士们不断倒下,人数越来越少,夏完淳心如刀割。

正在这危急时刻,前方忽然传来鞭炮声、惊呼声,人群纷纷闪开。只见三匹马狂奔而来,似是受惊一般,把挡路的清兵撞倒在地。清兵们慌忙闪到街道两旁,惊恐地躲避着惊马,队伍顿时散乱。眨眼间,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清兵的惨叫声。

只见远处一骑飞驰而来,马上之人戴着草帽,衣服被风吹得飘起。他伏在马鞍上,伸展开胳膊,双手各持一把雪亮的钢刀。借着马的冲力,手中钢刀从清兵们的脖子上划过,清兵们纷纷被砍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