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海战序幕(1 / 2)

 书接上文:经过了七天的海上追踪,这张春张大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抱怨道:“周将军、尔等在海上追寻了七个昼夜,眼见那叛军已登陆天津卫,难道还不予出击吗?”!这语气不但充满了愤恨,更带着一些“心有不甘”的味道!!!

而周涛飞则平静地答道:“张大人稍安勿躁,这打仗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缺一不可;何况本次出战,敌我双方兵力悬殊,若贸然出战、只会落下惨败的结果!更何况那李九成、孔有德等人,也都是沙场老将;他等虽未打过海战、但对这排兵布阵却是“个中能手”!!!

“你来看”说着话、周涛飞指着桌上的沙盘模型说道:“据情报所知、叛军将能战的水师一分为二;一路二十余条战船行至舰队最前沿、负责登陆作战;而另一路、则是八十余条战船行至舰队尾部,负责垫后事宜。这叛军的辎重粮草、自家的兵丁、以及那些炮灰,则位于舰队的中部;至于那五六船金银珠宝,则是位于舰队的四分之三处。”!!!

说至此、周涛飞手托下巴说道:“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排兵布阵啦,我要是那孔有德、我也会如此的布置。”;接着、他分析道:“这叛军渡海本就是‘兵行险招’,若是一个不慎、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因此、在这排兵布阵上,必须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进、只要那二十艘战船登陆成功,那这股叛军便可横着走;这些个叛军本就以辽东人居多,他们打不过鞑子、难道还打不过明军么!以这大半年的战绩来看、他们有这个‘狂傲’的资格。”!!!

“而退路呢?”周涛飞接着分析道:“若是海路上有拦截,那这八十艘战船足可“断后”。而在海域上能威胁到叛军的、只有两股势力;一个是东江水师、但他们哗变过,所以朝廷不会调动。另一个便是福建的郑大人,不过就距离而言实在太远;若真被朝廷调动了、那只能是进京勤王。也因此、他们必须留下八十条战船应战;万一敌不过朝廷兵马,也可乘船逃离。八十条船、挤一挤,足够装下叛军的所有‘正规军’”!!!

“那他们会逃向何方呢?”听完这番分析后,张春赶忙问道;“哼哼”周涛飞轻笑两声说道:“那就难说了!若是他往北、可去投靠建奴;凭他们对大明的熟悉、足可换取建奴那里的高官厚禄。”!!!

“他们与建奴交战多年、怎可会去投靠!”张春不悦的说道;而后又追问了一句:“倘若他们不去投靠建奴,还会去向何方?”。“那就麻烦啦”周涛飞说道:“有人、有钱,还有战船,足可让他们占据一方自立为王;这朝鲜济州岛、琉球群岛,大员、海南,甚至于倭国,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落脚点。若叛军们已熟水战,则更为麻烦;他们本已劫掠成性,现又熟知水战,这学倭寇当海盗是必然的!而如今的大明海防、着实堪忧啊!若叛军真要这么做了,那大明沿海怕是要‘生灵涂炭’了”。顿了顿、周涛飞又说道:“不论叛军做出何种选择,只要这退路不被切断,叛军对大明的威胁就依然存在”!!!

听到这番言论后、张春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而周涛飞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正如我刚才之所言,必须切断叛军的海上退路。而我澳洲军、正好处于叛军队列的尾部;此事、自是当仁不让”。说至此、周涛飞整了整衣领,严肃地说道:“我澳洲将战至一兵一卒,誓死切断叛军的退路!”;之后、又悠然的说道:“此战、不仅是为报答,皇帝陛下的天恩;更是为了尽到、同为炎黄血脉的责任!毕竟我等、还流淌着一丝前宋的血脉;我等也不愿见到大明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

多么义正言辞的说辞呀!以至于张大人、立刻转身离去,回去写奏报去了;以此向朝廷禀明、澳洲的“大仁大义”!试想想、仅用三十艘船只,却要与百艘战船相对决,此举无异于螳臂挡车!至于那些已登陆的叛军嘛?就只能交给大明朝廷了!就算澳洲再怎么铳炮犀利、也敌不过数万叛军!何况、叛军手里还有被裹挟的十数万百姓!更何况、澳洲已经尽力了;此战过后、这澳洲兵还能剩下几个呀!为能将这份奏报尽快交予朝廷,还动用了船上的电报机!!!

当张春离开后、郑芝虎绷不住了;他说道:“周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而周涛飞呢、挥了挥手,屏退了左右。待一众人离开后、整个“作战室”内就剩下了郑芝虎、张巡,顾志兵、以及周涛飞等四人!!!

见人已散去、郑芝虎说道:“郑某是个粗人、言语之间若有所冒犯,还请周将军恕罪”。未说话之前、郑芝虎先行告罪,那下面的话可就没啥好话了!!!

果然、就听郑芝虎接着说道:“周将军分析敌情细致入微,可也不必将我郑家捎上吧!如此的言语、若是落在有心人的耳中,足可参我郑家一个‘拥兵自重、意欲图谋不轨’的罪名!”!!!

而周涛飞则说道:“郑二爷难道不知道么?此等言论并非我独创,在这朝臣之间早有提及。再者、恕我冒昧,您的大哥是被朝廷招安的,朝廷能不有所提防么?”;说至此、他看了看郑芝虎的脸色;见他面无异样后接着说道:“我周某、再说句不当说的话;是个皇帝就担心、武将们拥兵自重。而你们郑家、纵横海上十数年,更是防范的重点。若是平时、你们稍是裁撤一些老弱残兵,还可安享太平;可如今被叛军这么一闹腾,这好日子呀也就到头了。大明现下无海防,可偏偏连那些叛军旱鸭子、都能纵横海上;若是再来个海上的能战之师,那大明还招架得住吗?因此、当那群叛军被消灭之际,便是朝廷问罪于郑家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