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趁夜追击(1 / 2)

 书接上文:这姚士慎本是个已“致仕”的官员,闲暇无事、欲游历四方;在这有生之年、能包揽山川景色,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怎奈、时运不济,刚到山东地界时,就赶上了叛军作乱!而且、这运气还是特别的背;一路之上、几乎是被叛军撵着跑!!!

既然跑不掉、那就找个地方躲起来呗。于是乎、姚老爷就带着他的老仆人,躲进了登州城;想依靠那坚固的城墙、躲过此劫。可这城墙虽是坚固,却也架不住有内奸的出卖!在内奸的配合下、叛军们几乎不费一兵一卒轻取登州!!!

幸得在城内、有户贫苦人家收留了他们;也幸得、一路之上风餐露宿衣衫褴褛,在城破之际没被叛军们所“洗劫”。!!!

可是、这户收留他们的人家,就没那么好的幸运了;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不愿与那叛军为伍,招致了杀身之祸!而他的妻子、也遭逢了同样的厄运!!!

在他二人死后、叛军就看向了姚士慎!还别说、此时的姚老爷还是比较镇定的。这不镇定也不成啊,有倒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这还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叛军呀!再者说、这家的男女主人虽然死了,可还留下了一个七岁的孩儿!!!

为报答他们的恩情,也为让这唯一的男孩能活下去;他姚老爷豁出老脸、瓷瓷实实装了一回“孙子”!不仅下跪哀求“军爷饶命”,更是翻箱倒柜翻出了一些糙粮。!!!

而叛军呢、倒是没拿这些东西;只是说了几句“别惹事儿”之类的话语,就转身离去了。一个平头百姓、又能有多少’油水”呀?劫他们、还不如留着时间多劫几家大户呢!对叛军们而言、百姓中的青壮才是威胁;这些人里头若是愿意跟随叛军的、自是性命无忧;可若是有人不愿意、那就一刀结果永绝后患!也因此、这杀戮也是冲着青壮们来的!!!

再之后嘛、这位姚老爷不仅夹紧了尾巴做人,这日子更是过得苦巴巴地;就盼着这朝廷、赶紧平叛。而就在他快要断粮之际,虽没有盼来朝廷的救兵,却等来了一群澳洲兵!!!

本以为、这些澳洲蛮夷,会如鞑虏一样肆意劫掠;但这样的事情、却并未发生。而后、这些澳洲人,为稳定市井民生,允许各行各业开张营业。而他姚大老爷也被生活所迫,撑起了这个小吃摊!!!

好在、姚士慎本出生在江南鱼米之乡,这闲暇无事时也好做些吃食,因而这手艺还是有的。也因此、他这小吃摊虽开张没几天,但这生意还算不错。只是、光顾他这摊点的,却多为一些当兵的?尤其、这澳洲兵最为居多!而经过这几天的接触,这些澳洲兵、更是展现出了一幅,军纪严明的姿态!!!

这姚士慎也曾怀疑过,澳洲此举是不是“假仁假义”?也总想找个机会、去验证一二?可巧合的是、今日一个澳洲兵丁耍滑头,想糊弄出去一个残缺币!而他姚大老爷、也就借此机会试探试探!!!

当姚士慎、在这栖身的小屋,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完之时,已然是下午时分。而在这段时间内呢、张春除了喝了几杯白开水外,那是滴米未进!不过、他本人倒是不觉着饿;因为、他找到了监理会“会长”的最佳人选!!!……

七天后、一个坏消息传来;尽管山东的明军已兵至莱州,但却未能阻止叛军渡海!!!

而那莱州城呢、除了一些老弱残兵外,愣是没留下半个青壮的叛军;就连那些男女炮灰、也是踪迹全无。至于金银财宝抑或粮草、也早已被叛军们搬上船了!!!

如此的坏消息、不仅使得张春坐立不安,更让整个明廷坐立不安!这原因无他、大明的水师早已是“形同虚设”!!!

就眼前形势而言、最近的便是一个“烟台备倭营”;可这个营早已成了叛军的仆从军,怎可能听从朝廷的号令呢?!!!

而稍远一点儿的东江水师、也不宜调动;那黄龙所部、早已有了哗变的“前科”,又岂能信得过呢!再者、那次哗变之后,其所部不仅兵力大损;本人更是、人不人鬼不鬼!!!

无奈之下、张春张大人,只得求助澳洲大兵!可周将军却说:“张大人、周某有多少船只,而那叛军又有多少船只呢?”;未待他张春回答、周涛飞又气恼的说道:“我军加上郑家的不过三十余条,而那叛军的却是三百多条啊!三十对三百、这仗怎么打呀?”!!!

这话说得张春难有对应之词,是个识数的就知道此仗没法打。但他张春仍然强辩道:“叛军此次仓促渡海,必是没有多少熟识水战的兵丁;且渡海所用多为民船,根本不堪一击。而澳洲铳炮犀利,必定能以一敌十,大获全胜”!不过、这话说的可是没有多少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