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旨意(1 / 2)

 书接上文:凭借战场上多年厮杀的经验,吴襄终于选择了个合适的时机向皇上求情。当然、这吴大管家也是“功不可没”的;在他多方奔走下、以及很够意思的送上“意思”的前提下,终于托人将一“请战表”、送于御前!!!

这请战表大意是:吴襄的大舅哥兼任妹夫,祖大寿同志;虽然丢了城池,但念其无援兵无粮草、仍坚守半年之久;望皇上网开一面、准允其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剿灭山东叛军。!!!

顺道说一句、这吴襄和祖大寿的关系还有些“复杂”;吴襄取祖大寿的妹妹为妻,而吴襄的妹妹也嫁与祖大寿为妻;因此、祖大寿既是吴襄的大舅哥,也是吴襄的妹夫!!!

书归正传、看完这封“求情请战表”后,崇祯才想起来、那祖大寿好像被囚禁四个月了!“哎”崇祯道:“想那祖大寿守城不易,无援兵无粮草也坚持半年之久,着实不易”;顿了顿后又说道:“几位爱卿、依你们之见,此事是当准、还是当不准呀?”!!!

那意思、崇祯将决策权交给这帮朝臣了;可这些人也不笨,这不明摆着要朝臣们被黑锅么!这启用罪臣朱大典还说得过去,毕竟人家属文官系统滴;再者他那也不叫事儿啊,只是运气差了点儿,这大明的官员们谁没收过“孝敬”啊。!!!

可皇上发话了、朝臣们还得顾忌皇上的颜面;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去找个人来“顶雷”呀?于是乎、皇上要找个“台阶”下;而朝臣们呢、也需要一个挡“箭牌”;这双方的眼睛啊、也就不约而同的看上了那些宦官!!!

得、最先站出来说话的,便是那位王承恩;他本和这些文官们不和、可皇上的颜面他得顾及:“圣上、那祖大寿却是一员猛将,凭借一己之力苦守孤城半年,也有着一副忠君爱国之心;而此刻正值用人之际、不如就他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顿了顿后他又说道:“只是、如今战事吃紧,钱粮兵员有限;他祖大寿要想戴罪立功、就得自己想法子了”!!!

“户部、是否还有可调度的钱粮啊?”听完王承恩的话后、崇祯问道;不过、他崇祯很清楚现在的状况;整个朝廷都快“寅吃牟粮”了,哪儿还有钱呀!叫户部官出来、是因为他手头上的股票被“套牢”了;可和他比起来、崇祯被套得更瓷实!现在不乘机会把澳洲人拽进来、他崇祯就得“血本无归”!!!

“户部银两已经捉襟见肘、实难再有调动;这祖大寿本和吴襄是姻亲,不如就让吴襄想法子吧!”户部官答道;之后又说道:“如今山东叛军频频袭扰商贾,这运河漕运已受其影响;若漕运断绝、则京城货物供应势必难以为继。臣愚见、调吴襄等人剿叛军之时,还可请澳洲友邦协助”!!!

果然、还是利益更为实际;这君臣二人一番对话、使得群臣响应!这原因无他、在场诸人或在澳洲钱庄有存款,或在那澳洲股市上有所投资。这正应征了影视剧里的一句话: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既然内阁没有反对、那么这圣旨也就很快地通过了;这也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皇帝的圣旨必须经内阁“投票”,这投票通过了才能拟旨;要是未通过、即便圣旨已发出,也可被内阁“追”回来!!!

得到圣旨之后、吴大管家立刻“飞鸽传书”,通知家主!这辽东一带、可没有澳洲人开的邮局呀!要是慢了、可是会耽误大事儿的呀!!!

而和他吴大管家相比、张春就幸运的多了;因为他被任命为、负责明澳双方的“联络官”!此刻正跪伏于地、聆听者熊文灿所宣读的圣旨!!!

得亏广州离香港比较近,即便是明朝的船只、也能在一天之内到达;也得亏因战况紧急“特事特办”,打破常规用电报这种形式来“传旨”。更为难得的是、尽管熊文灿心里很不乐意担任“传旨太监”的角色;但在表面上、他还是很认真“履行”这个角色的职责滴!在这之前、就算澳洲人单膝跪地,接领“准予出兵”的圣旨时,他熊文灿也没有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原因无他、当时的柳宏仁也一再强调、在澳洲双膝跪地,只跪故去的先人。除此之外、只在过年时,才双膝跪地叩拜自己父母与师长!故此、在公众场合,他都是单膝跪地叩谢天启皇帝地“天恩”滴;而私下和信王交谈时、更是以“平辈论交”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