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练兵与局势紧张(1 / 2)

 书接上文:澳洲的“远征部队”、总算于一六三一年七月份抵达香港岛了。能如此的“神速”、那是因为这群五百人的川军本就是陆军,怎能不晕船么!为能使他们的身体能够适应,这开往达尔文的船只一再降速;以至于四月就可抵达澳州首府的时间,给拖至到了五月份!!!

在到达达尔文之后、这一船人就是隔离消毒,检查身体,除虱及治疗各种疾病。而这一折腾、又给耽误了半个月!当然啦、这半个月可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咱得突击普及普及、必要的纪律、思想,以及军事常识。这些人可都是、民国时期的川军;那年月当兵、可没几个会写字的呀!由于军阀混战、很多人都是被“抓壮丁”、给硬拽进军营的!什么军人的荣誉、军人的使命啥的,通通地不知道;要不是日寇入侵、这些个军阀还得互相“掐架”呢!!!

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啥的,在沿途周涛飞都已经教过了;这些东西被编成歌谣后、朗朗上口一学就会。除了沿途教会他们军纪外,这汉语拼音也算是手把手的教会了。而他们在掌握了这些东西之后,再教授他们“政、治、思、想”时、以及军事常识时,就相对容易了。就是吧、这半月时间只能教些浅显的知识!要想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军人,那还得是进军校里“深造深造”!!!

经过半月简单“扫盲”,这群川军再次踏上航程;和第一次远征旅顺时不一样,此次“远征”足足动用了二十余艘各类船舰!为能补给到位,光各类干粮食物就不下十船!这弹药武器也带了不少,不过这些东东的调动受到严格的限制,没有军需官的批准不可擅动!!!……

而在大海上航行了一个半月之后,虽然他们已经到港了,但这里还不能算作“自家的地盘”,这怎么着也得打个“报告”吧!然而坏就坏在了这个报告上,这给大明的报告也太过“详细”了;战兵五百、团练乡勇﹝民兵﹞五百,民夫﹝工兵﹞五百、随军郎中﹝医护队﹞五十,以及船工、水手,伙夫,工匠等若干……

崇祯皇帝在看到这份“电文报告”后、狐疑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是要干嘛呀?你自称‘来保护自家的货物和产业’,可你带来的兵丁是不是太多啦?”;于是乎、崇祯将这些疑问,问与在场诸位;可这些人却说“想是来趁火打劫的吧”!!!……

“真当他们是髡蛮啦!他们可不是那些只会打劫的鞑子!”崇祯皇帝、十分怀疑这些朝臣的智商;他打断了这些人的议论,以口谕的口吻说道:“在山东局势未稳之前,此事暂且搁置;为防万一、着郑芝龙所部名为协助,实为监视,进驻香港岛”!!!……

这之后、一份措辞婉转的电文,回绝了澳洲人的“好意”。既然你大明不领情,咱也犯不着热脸去贴你那冷屁股;反正现在还有时间、咱就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练兵。这朱大典去主持军务了,可关宁铁骑未来之前能打得过吗?这些叛军在未兵变之前、可是预备着去打鞑虏的;他们未见得能打得过鞑子、可打明军却不在话下!!!

至于吴襄嘛、他现在可是在“养精蓄锐”;前后三次驰援、可是搭进去不少“家底儿”呀!这怎么着也得先招些兵丁、练上一练之后再战;再者、他吴襄还得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战;这可是在救自己的小舅子呀!盲目应战可不成!!!……

既然要在香港练兵、就得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这个好办、直接征用“驻港部队”的营房。这里地方大、而且还有一个大食堂;虽然容纳五百人挤了点儿、但作为教室还是可以的。而这第一堂课便是、如何选择掩护掩体!!!……

这群川军们在上课,外面的澳洲民兵也没闲着;他们呀、正在靶场练习射击。与之前的民兵不同、这些人虽是民兵,却都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而之所以会成为民兵、一是因为当初招兵时,身体素质不达标;二是因为、兵员名额有限,一个部落里就招那么几个,这兵招多了穿越众们可养不活呀!!!

民兵们都练上了,这当工兵的也不能闲着,他们也练上了;什么挖壕沟、修建营房,刨坑挖陷阱、搭瞭望塔拉铁丝网;甚至于、还要拿着刚研制出来的“探雷器”,猫着腰演练着如何探雷!!!

没辙、这年月明朝已经有“地、雷”了;万一叛军们埋上十个八个的,咱澳洲大兵再要一不留神踩上去;那滋味儿、可是不好受啊!!!

而这五十人的医疗队也没闲着,他们正在演练着、如何在壕沟内、快速运送担架;什么如何截肢、如何开膛做手术等等也都在演练之列。这用于手术演练的“道具”有点儿贵、全都是养殖场里买来的白兔;好在这玩意儿没浪费的、甭管做完演练后,这东西是活的还是死的;到最后、全都成了炊事班的“练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