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行木杖(2 / 2)

庄生梦蝶 错落 0 字 2020-08-06

傅山见龙宇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小孩,当感到很高兴,便笑道:“龙兄怎么这么客气。这又何必?他小孩子家拿这么贵重的东西,万一给弄丢了可不好。”待他帮傅眉接过那扇缀一看,却是吃了一惊,温香软玉不用说,上面除了刻着一个孝字以外,底下还刻了一排小字,细看之下是“大内御制”四字。傅山连忙把东西塞回龙宇手里道:“公子怎的如此糊涂?宫里赐的东西哪能胡乱送人?快快收回去吧。”

他却没料到眼前这龙宇,便正是当今大明天子崇祯皇帝,崇祯笑道:“傅先生不必推辞,朕确实是看傅眉可爱,心里喜欢才送与他的。既然送出去了,哪里有再收回来的道理?”这个朕字一出口,傅山吓出一身冷汗来,但是傅山也是精明人物,生怕上当受骗,便低头小声问道:“请恕罪,可有什么凭据么?”

身旁那中年人站起身来笑道:“我乃是大明内阁大臣白长卿,这位是当今大明天子。傅先生请看。”说着从怀中取出核桃大的一方玉玺,递在傅山手上,傅山瞟了一眼便知真伪,连忙跪在地上道:“不知圣驾光临,望万岁恕小民不恭之罪。”说着,把傅眉也拉着跪了下来。

崇祯笑着扶他起来道:“有何罪啊?朕本来便不想暴露身份的,你当然不知了。朕看你之罪,不在于对朕不恭,而是在于你躲在这小小书斋之中偷闲之罪。如何?傅先生你可愿意为国出力呢?”

傅山犹豫一下道:“山野野人,无真才实学,万岁过奖了。小民只怕办坏了差事,给万岁您丢脸呢。”

崇祯笑道:“谁说的?今儿和你说了不到一个时辰的话,你就帮我找了个湖广御使出来。傅先生你放心,朕相信自己的眼光,而且眼下中原混乱,确实需要贤良大臣来主持大局,你就答应朕,出仕吧。”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傅山也不可能再摆谱了,当下只好磕头谢恩。是夜,崇祯等一行人便在傅山这小小的书斋中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崇祯辞别了傅山一家人,向太原赶去。

山西太原,此时的太原衙门,大小官僚正忙得跟热火上的蚂蚁一般,团团乱窜。山西总督傅宗龙见人手不够,亲自出马指挥衙役们从粮库中搬粮食救济灾民。今年以来,山西也遭遇了特大旱灾,十余万灾民涌到太原城内乞讨为生,官府虽全力救济,但是每天多少仍然有十几人因为虚弱而死。

崇祯皇帝一行人就在这大乱之时进了太原城,见灾民遍地,崇祯那本来就很消瘦的脸更是板得跟块铁板一样,眉头几乎都锁在了一起。一行人直接打马来到了衙门处,见衙门旁边设的几个粥棚都是人满为患,但是灾民们很遵守次序,并不慌乱,显然民心还是稳定的,崇祯脸色才见好了点。一个道台模样的小官见这群人骑着高头大马直接走到了衙门大门口,连忙跑上来一连串的喊道:“哎哎!你们几个怎么回事?这是衙门啊,你们怎么还不下马?”

一个锦衣卫笑着摸出自己腰牌递了过去,那小官一瞧,“大内锦衣百户”!而且看样子还只是个跟班,连忙换了脸色道:“是哪位钦差大人来了吧?小人立刻去通报一声。”

崇祯帝道:“不用了,我们就这样进去,看看老爷们当的这个官当得怎么样。”说着下了马,直接走进大堂。

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吵吵嚷嚷的,“总督大人,到时候可别说小人没提醒你,你库里没粮食了,可以等朝廷下拨嘛,怎么能动军粮呢?这山西一方重镇,万一边事有什么变动,没有军粮,你可怎么担带?”说话的,是被贬到山西做巡按御使的温体仁老兄。

傅宗龙带过兵的人,脾气也大,嗓门更大,道:“眼下火烧眉毛了!这就是有大变动。门外百姓十来万没饭吃,天天饿死人,你还觉得小了?”他刚这么说完,就听门外传来一声“好!”

众官员一齐转头看去,全都惊呆了,崇祯带着白长卿和新任锦衣千户兼大内侍卫的窦成老头正迈步走了堂来。还是温体仁、和傅宗龙反映快,连忙起身跪了下去,众人齐呼:“吾皇万岁,请恕臣等未曾迎接之罪。”

崇祯自顾走上大案后坐下,挥手道:“都起来吧。朕刚才在外面听了一阵,傅宗龙可以说是说出了朕的心里话!什么是大事?大明朝的百姓就是最重要的大事!山西遭遇灾害,不能怪你们,但是你们作为地方官,要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那朕就容不得这样的官!”一番话,只把温体仁说得瑟瑟发抖,汗如雨下,几乎不能控制自己。

崇祯看了看他,道:“温体仁朕把你贬到山西来,本来是想着能让你明白些做官的道理,毕竟你也是状元出身,历经宦海沉浮,不会是个不知道事理的人。可是今日听了你说的话,朕真的对你很失望,你的心里还只是想着怎么捞取升官的本钱,没有一丝一毫放在百姓的身上。”说完,崇祯靠在椅子上想了想,接着道:“传朕旨意,革去温体仁官爵,回京听候处理。你们记住,你要一心一意只记得升官,那么这官只会越来越小,你们要一心一意为民办事,这官才会越来越大!”

处理完温体仁,崇祯又对傅宗龙道:“朕特批的五千石粮食近日就会运到山西各地,你要记住好好分配,尽量别饿死人,好好的稳定人心。”

傅宗龙心里又喜又怕,喜的是自己做的事皇帝不仅同意,而且还有夸奖,怕的是皇帝现在正在火头上,自己千万不要一个不小心,办坏了差事。当下连忙点头道:“万岁放心,臣等必定牢记万岁的指示,尽心竭力的为百姓做好事。”

“对了,朕向你打听个人,袁继咸在太原吗?他此刻在哪里?”

傅宗龙忙答道:“万岁,袁继咸现在是山西提学,平时主要在三立书院授课,此次旱情严重,袁先生捐出家产,带领着学生们在城中救济灾民,臣马上叫人去把他召来。”

崇祯点头笑道:“傅宗龙啊傅宗龙,一说到这袁先生,朕就要忍不住责你两句了,袁继咸他本是耿直清持之人,又有才学,前朝得罪人被贬到太原来做一小小提学,朕不记得你们就不提醒朕了?你傅宗龙有军功,又能亲民,确实难得,但是平时也要多注意一下身边的人才,为朕好好推荐嘛。”傅宗龙连声称是。不一会,袁继咸被叫到了衙门,崇祯上下打量一番,待他磕头完毕,笑道:“袁先生以气节、文章教导学生,养山西学子的浩然正气。朕是衷心感佩,今日朕特封你为湖广四省巡按御使,望你能将自己的优秀品质传到南方去,望先生别辜负了朕意。”

老头袁继咸在太原教了好几年的书,重振了一度衰落的三立书院,虽然也是有了一番作为,但是未免时常感到自己是大材小用。今日皇帝突然来到太原,任命自己一下做了四个省的巡按御使,又惊又喜,深感知遇之恩,当即磕头谢恩。旁边的白长卿道:“万岁,那么不如一道把山西巡按也给封了吧?”

崇祯笑道:“嗯,没错。朕封傅山为陕西山西两省巡按,你们可有意见?”

傅宗龙早知道傅山的名头,袁继咸是傅山的老师,也知道自己学生的本事,俱磕头道:“万岁任人唯贤,我大明之福也!”

皇帝微服出巡,惩办了素有民怨的温体仁的消息,轰动了太原城,连同封袁继咸、傅山这两个素有民望之人的事一起,在民间飞快地传开了,农夫、土子、商贾、香客,交口称赞天子的圣明。崇祯的勤政、惜民和明察秋毫,大内侍卫的刚武勇猛,都被百姓们传得神乎其神。就在人们交口称颂的当儿,崇祯皇帝又开始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