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之极(1 / 2)

尘劫录 赤军 5388 字 2019-11-05

 词曰:何待此情生羽翼,欲随君去不休息。

萦在古籍中被称为仙山,据说山高万仞,上有仙人居住,仙人手中还有什么不死之药。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历代偶尔有一些人穿越大荒之野,去往萦山,但所见都不过只影片隅,无法窥其全豹,所记也多无稽,讹传更多。

直到七十二年前,沌山四学士登顶萦山主峰,并且经过详细测量,得出的结果是两千三百二十丈七尺到两千三百二十四丈三尺之间,比传说差得很远——一仞七尺,万仞就是七万尺,等于七千丈,世上怎可能会有如此高山?

我并不想攀登萦山主峰,那里气薄且寒,非仅靠人力而可以登顶。人力有时而尽,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未通大道,是断不能逆势而行的。不过我怀疑杲航有些跃跃欲试,他甚至在剌哈黑镇中打听过登山装备的卖店。但我指点着地图对他说:“南峰千丈,登之足矣。一应食水、寒衣,就请阁下代为筹措了。”他“唔”了一声,语气似乎有点失望。

萦山南峰,是徒手可以攀爬的最高一座山峰,山顶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两千多丈的主峰,景色绝佳。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攀上南峰,我手持竹杖,气息尚匀,杲航可早就气喘吁吁的了。我笑着问他说:“阁下今知我筇之确有用乎?”

杲航摇头笑笑:“崇明阁所在凌山,不过百尺而已,岿山千仞,你自然比我会爬山,有什么可夸耀的?”

这时候,天色已经逐渐黑了下来,因为时常会有人来攀爬萦山南峰,因此山下凿了石阶,直通半山,峰顶也盖有两三间草屋,足避风雨。当晚,我们就在草屋中寄宿,并且关照看屋的果勒:“明晨要看日出,请帮忙招呼一声。”

第二天曙光才现,我们就被果勒叫醒,匆匆穿戴好了,柱杖出门,但见西南方向霞光渐显,突然一轮红日喷勃而出。虽然我在岿山上见过很多次日出了,这里的日出未必比岿山上要壮观,但想到此处乃是萦山,仙山胜景,日照万邦,心中仍难免油然而生出万千感慨。

杲航一指西北:顺着他的指点望过去,只见云雾缭绕中隐约现出萦山的主峰来。峰上白雪皑皑,但却并不完整,如同被神工鬼斧斜斜削去一块似的。传说中峰扬曾在此山中遭遇陨石雨,石雨如刀,砸坏了峰顶——但要怎样的石雨,才能砸得这般平整呢?

“峰扬所履,果然是萦山吗?是我们所在的萦山吗?”杲航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山势相同,而情景却不同,不见仙人,亦不见有翼的茹人……”

“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他的话。他淡淡一笑,解释说:“威朝末年,《圣言》曾经出现过一个不同的版本,所知者甚少。其中记载,峰扬不但在萦山见到仙人,还见到一女,银白肤,有如茹人——当时称作奴人——然而背生双翅,言从天外来……”

我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自古以来,人们便仰望长天,希望能如同鸟儿一般自由飞翔。所谓‘御风之术’,腾空难过十仞,再往高飞,大家都认为非有翅膀不行。故而民间传说中常有所谓有翼的天人,荒诞不经,你难道也相信吗?《圣言》流传数千年,传抄错讹本多,又多杂芜窜入,出现什么天人,倒是不奇怪呢。”

杲航轻轻摇头,看神情似乎并不赞同我所说的话,但又不愿意辩驳。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幽幽地长叹了一声:“不知哪年哪月,我也能攀上萦山的顶峰呢?”

我回答他说:“以君之才,现在开始努力,相信不用十年,登山的技术和相应道法都应该炉火纯青了,到那时邀三五同好,携带装备来攀萦山主峰,应该不难。很遗憾,在下不打算奉陪。”

杲航望着我,轻轻叹了口气:“你真的才过三十岁吗?为何暮气沉沉,一至于斯……”

我们从萦山南峰上眺望南海,渺渺洪涛,隐约可见。我问杲航:“到了南海岸边,你打算如何勘查?仅靠你我凝神感气,恐怕什么也找不到。”

“不到彼处,不知其理,”杲航微微一笑,“无须紧张,放轻松一些,就当远足好了。南海汹涌,非东海可比,就算无功而返,也足增见闻呀。”

我一直被杲航牵着鼻子走,这种感受并不美妙,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临时抽身而退,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某些时候难免会略有些苦恼地想到,自己从来就是个随波逐流,因人成事的家伙。其实早在大荒之野北面的沙云镇中,我就看透了杲航此行并非仅仅想证明死水即为南海那么简单,当日不即抽身,等进入大荒之野已经迟了。出了大荒之野还有机会和他分手,却又不禁会想:“既已到此,何妨一攀萦山?”今天也是这样,既已到了萦山,何妨一游南海?正如人之贪欲,层层累进,任何时候都可退身,却往往任何时候都忍不住要再往前迈一小步,终于泥足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