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千金奴强推蒙古,百胜将智扫邻邦(上)(2 / 2)

异域纵横记 文衍 5693 字 2019-11-05

帖克笛汗继位以后,继承了阿巴孩汗未曾生育的妻妾们,包括茱莉娅公主,免不得要发信给拜占庭皇帝,告知这一变故。对于炎汉,伊儿利完全顾不上,爱占铁门关就占去吧,反正帖克笛并不觉得铁门关有什么重要。于是帖克笛接见房勉之,认可炎汉扫荡高加索山脉以北的突厥人、打通商路的做法,同意以金钱交换东方各族奴隶——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帖克笛考虑到必须加强与炎汉的友好关系,缓解当前汗国的困境。否则,如果与炎汉在这件事件上起争执,敌对起来,则本国将面临马木留克、海都、炎汉三面敌手,极不好办!

房勉之还不用怎么费口舌就达成了使命,赶紧回国复命不提。

帖克笛接着又梳理国内关系。尽管帖儿该与自己争位,但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以和为贵。帖克笛加封帖儿该为大断事官,并赏赐了帖儿该五千户部属,而且将帖儿该的亲卫队由一营扩为两营,打破了汗王的兄弟、儿子只能有一营亲卫队的惯例。在汗位竞争中支持帖儿该的将领,照旧任用,而且都加以赏赐,安抚他们。

这样,帖儿该应该满意了吧?

……不!帖儿该只是表面上欢喜,内心大大不满意!原来,他之所以力争汗王,并不只是为着君主宝座,其实还因为美人儿的缘故!自从茱莉娅嫁过来,帖儿该便垂涎三尺。知道阿巴孩哥哥不太能享艳福,那么我帖儿该代劳如何?

可是茱莉娅公主对于帖儿该毫无意思。帖儿该频频暗示,对公主暗送秋波,丑态百出。茱莉娅只觉得要吐。其实她对阿巴孩、帖克笛、帖儿该这些粗线条一个个都没兴趣,不过是“烂苹果里挑比较不烂的一个”,才选了帖克笛——这也是都蓝的关系。茱莉娅喜欢都蓝,心想:“那善解人意、温柔可爱的小妞,人家做她妈妈也不错。”

帖克笛继位并继承了茱莉娅以后,茱莉娅就跟帖克笛吹耳边风,要求他命令格鲁吉亚国王送回都蓝、废除婚姻,另找一个身边的好男人做都蓝的丈夫。帖克笛心里倒也这么想。因都蓝是伊儿利汗王家族的第一美人,是他从小养大极为宝贝的掌上明珠。不过……废除婚姻?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这件婚事是阿巴孩汗生前做主,美了那格鲁吉亚王。那格鲁吉亚王狄米特尔十分狂妄自大,要是废除婚姻,只怕立时就要跟伊儿利对着干了!

内部稍为安定之后,帖克笛顾不得与茱莉娅缠绵,立即率军亲征。大将斡鲁思从征,弟弟帖儿该与侄儿阿儿贡留守。

让帖儿该留守首都?可靠不可靠啊?且不说可靠不可靠,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帖儿该自视极高,但是并没有太多能耐,带上前线的话,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他留守,表示对他的信任。万一他敢作乱,估计他并没有能力控制局面。

另外,帖克笛深为信赖阿儿贡。在汗位争夺的过程中,阿儿贡一早退出争夺,虽然没有表明支持哪个叔父,实际上却很明确——支持阿儿贡的将领后来都举手支持帖克笛。作为前任汗王的嫡子,如果他有野心,只怕就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了。帖克笛相信,留阿儿贡在首都,万一帖儿该造反的话,阿儿贡一定不会追随,反而会对付帖儿该,维护汗国的稳定。

这时候,盖拉温率领马木留克军三万余人,已经击败驻守在叙利亚地区的伊儿利军,连下多城。帖克笛点起蒙古军二万五千人,又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两国的仆从军各万人,进入叙利亚。

帖克笛探知盖拉温的主力集结在叙利亚北部重镇阿勒颇,即使用蒙古军所擅长的切断战法,令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两国的仆从军牵制阿勒颇方向,自引主力攻打叙利亚中部重镇霍姆斯。

大马士革、霍姆斯、阿勒颇三座名城从南向北一线连通,皆位于富庶的谷地中心,直到现代依然是叙利亚前三大城市。霍姆斯地处交通要道,联结着南面的大马士革与北面的阿勒颇,是维系马木留克军陆路后勤的保障。帖克笛直袭霍姆斯,正是攻其要害!

不料,盖拉温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文化教育,但他天生具有谋略天份。针对伊儿利军的策略,盖拉温遂派遣使者,火速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签订为期十年又十个月的休战协定,又与提尔亲王国的女亲王蒂朵签订同样的协定。这样,马木留克军与十字军全面休战,得以从海路维系后勤!

于是,没有后顾之忧的盖拉温率领马木留克军主力从容南下,与伊儿利军主力相遇。格鲁吉亚军与亚美尼亚军随即尾随南下,加入伊儿利军。西历1281年10月30日,马木留克朝与伊儿利汗国为争夺叙利亚地区而发起的霍姆斯会战揭开帷幕!

(待续本回下节)

注:

汉志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部,在红海以东,是阿拉伯帝国的发祥地。伊斯兰教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中,前两个都位于汉志地区。顺便说一下,成为圣地的主要原因是:麦加有圣庙,麦地那有圣墓,耶路撒冷则是默罕默德“登宵”见真主的地方,“登宵节”一直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三大圣地各有一个大清真寺,耶路撒冷的远寺最初是由比默罕默德更早的先知苏赖曼所建——即前文二十六回摘引《圣训经》中那位誓愿一夜幸一百妻、生一百子为主道而战的苏赖曼圣人。

提尔亲王国:提尔是地中海东岸的重镇,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城,是古代腓尼基人的最大城市,曾与罗马争霸的著名古国迦太基即是由提尔的殖民地发展起来。在十三世纪后半叶,由十字军建立的提尔亲王国控制了贝鲁特一带的黎巴嫩地区。“亲王国”是介于“王国”与“公国”之间的一种特殊国家称号,存在于西方的一段历史时期。在亲王国,亲王即是独立的国王,而并非通常所说的国王的亲属。由于在西方语言中,“亲王”与“王子”是同一个单词,“女亲王”与“公主”也是同一个单词,因此提尔女亲王也被翻译成提尔公主,是十字军最后时期的主要领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