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王叔文拆解时难 韦执谊忍辱领命(2 / 2)

“有势自依,无势寻援。何须如此沮丧?……分析的不差,可是,你还忽略了一个人。”王叔文边说边在屋中踱步,韦执谊则跟在其身后,不知不觉,王叔文又行至桌案近前。

“谁?”

“太子李纯!”王叔文说着,拨亮了桌案上的灯台。

“太子?王兄玩笑了,太子生性懦弱,自被立为储君以来,整日只知在宫中读书练剑,饮酒作诗,从未出过一策、进过一言。他……不过是俱文珍等人手中的傀儡,替那帮宦官充当猎猎战旗罢了。”对于王叔文的如此说法,韦执谊却颇不以为然。

“果真如此吗?”王叔文没有急于驳斥,反而一连串地向韦执谊抛出了几个问题,“执谊,你有没有想过,韦皋差遣副使韦景程前来长安叫嚣,难道真是他韦皋一人的想法?其背后就没有他人授意?皇帝病重,不能亲理朝政,这些,太子真的不知?俱文珍矫诏行事,削弱新政势力,这些,太子一概不晓?还有,藩镇节度使原本各自为政,闭门为王,不愿干涉朝中派系争斗,对专权宦官又素来疏离,为何此次却公然支持俱文珍之辈逼迫圣上移权太子的提议?”

“这……”韦执谊一时语塞,的确,王叔文的怀疑不无道理。

“怎么,执谊还是不相信?”王叔文看着韦执谊的眼睛,笑言道,“执谊,记住!所见者亦不足以为信。太子表面上不问政事,对权力不感兴趣,这是做给俱文珍等权宦看的把戏,我们的这位太子……用心不可谓不深啊。他知道宦官们齐声拥立自己为太子,就是瞅准了自己当初为广陵郡王时的脱世外,听任手下。当上太子,更要将戏做足,以免在羽翼未丰时横遭祸患。”

“既然如此,王兄何以说太子是这另一股势力,他又怎能成为新政依靠的强势明主呢?”韦执谊在一旁听得有些糊涂,不禁问道。

“真正有想法的人,想隐藏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有雄才却只得秘密施展,就难免有时泄露行藏啊。”王叔文略作停顿,继而又分析道,“我还算是了解韦皋此人的,他为人正派,忠君报国,对权宦阉党颇为不满,当初支持拥立李纯为太子,并非为附和俱文珍的心意,而是德宗(注:唐德宗李适,广陵郡王李纯的祖父,轶闻实录当中也有关于德宗传位于顺宗是出于钟爱其子李纯之说)的遗命。请领三镇,不过是壮大太子党的实力,为新君将来即位做些准备。只要是于己有利,太子便任由俱文珍矫诏行事,而不做任何意见。当初的韦皋,现在的严绶、裴均,你以为他们是在归附俱文珍吗?”

“你的意思……他们实际上听命于太子?”韦执谊顿有所悟,接下去说道。

“正是!所以,太子绝对不容小视!现在就有此等心机,徐图谋划,他日临朝称制,必是一代雄主!”王叔文似乎对这个蛰伏当中的李纯很是看好。“怎么样?执谊,想通了吗?”

“嗯,王兄分析的,确实有道理。”

“这就好,你能认同王某的判断,我也才好让你去做下面的事情。”

“唉……王兄,现在形势如此紧迫,你交办个差事而已,用得着多费这么多唇舌吗?”韦执谊不明白,素来厉行决断的王叔文,今夜为何跟自己兜这么大个圈子。

“哎——很有必要。”王叔文不紧不慢,继而说道,“执谊,你的任务就是……离开我们,离开新政派所有相关吏员,到俱文珍那里去!”

“王兄!怎么,竟然……”韦执谊没有想到,说了这半天,王叔文还是不相信自己,非要硬生生地将自己推到权宦那一方去,他惊诧之下,几乎要站起身来。

“别急!”王叔文轻按住韦执谊肩头,又让他坐了回去,“别急,听我说完。要你去做好你的东宫侍读,正是让你去做对新法新政的长远之计最为有益的一件大事。”韦执谊一时间没有听明白,但他按捺心中的疑问,继续安静地听王叔文的安排。

“太子李纯,明日英主,此奇货可居!若要新法新政在圣上崩殂之后仍可推行,现在就得去做太子的文章。目前,我们还不知,这个太子李纯对革新和变法究竟持何种态度,其对宦官和藩镇究竟更加借重那一方,又要打击哪一方?太子的行为与俱文珍的动作相互交织,让我们很难摘清楚,究竟是谁的用意,这就需要有一意在革新又沉着明锐的可靠之人,去近处察言观色,细下揣摩。”

“所以,便要执谊去充任东宫密探?”韦执谊似乎有些不情愿。

“并非只是打探消息这么简单,否则,我今日傍晚又何必当着众人的面,让执谊你如此难堪?”王叔文如此提及尚书省的争吵,倒是让韦执谊颇感意外。

“成为太子股肱之臣,他日李纯荣登大宝,有你韦执谊辅政,新政新法就还有再行的机会!我反复斟酌,决定让你勉为其难,当一回姜维!(注:此处姜维,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诸葛亮北伐的继任者)”

韦执谊终于明白,王叔文的真正用意所在,做姜维,附钟会……

对于六月以来的种种不利征兆,王叔文心知肚明,对待新政同道,他必须劝诫勉励,因为此时人心不能散,然而,另一方面,他又必须谋个退步,留条后路,但这条后路却不是留给他王叔文自己的。此次事败,自己定然削官罢职,难以再掌治权,说不定还会以身殉法,然而这些,都不足为虑。新法、新政!肃贪治奸,定国安民,绝对不能因为皇位的更替,或是权臣的殒命就此作罢!……韦执谊家世煊赫,背景也不一般,很容易网罗变法势力,同时,此人又极有城府,忍耐之能也非常人所及,凡此种种,都是他与刘禹锡、柳宗元等其他年轻朝臣相较的过人之处。此人可用,而且,必须立即启用!

然而,没有竭力劝说,王叔文只是在等。同意与否,王叔文自觉没有理由去责令韦执谊答应此事。毕竟,心有功业、胸怀社稷的这一干士子,又有哪一个不在乎自己的名节,又有哪一个甘愿背上贪生怕死、弃朋友于不顾的恶名呢?

“咚咚咚——”一阵轻声敲门之响突然传来。

“谁?”韦执谊问道。

“老爷,风炉炭火已经替二位引燃,烧茶的器具我已一并带来了。”韦荣在外边答道。

“哦,进来吧。”韦执谊答道,又急忙回到了方才的座位之上。

韦荣将风炉放好,茶具摆放于桌案,便告退出去,屋内又剩下这王叔文和韦执谊二人。

王叔文提起茶壶,见里边已经放好了茶叶,略微笑着摇了摇头,但还是将其放置在了风炉之上。

“执谊啊,平时是否经常自己煮茶来饮?”王叔文平静地问道。

“呵,平日都是韦荣负责这些杂事,我嘛,只是负责喝。”韦执谊尴尬地笑了笑,算是自我解嘲。

“既然如此,那执谊定然不知这风炉火与熟盂茶的譏语了?”

“譏语?”

“煮茶虽易事,却蕴含变法譏语。”王叔文自顾自地说着,似乎没有打算向韦执谊做些解释的样子,同时,手中的活计并未停下。

……

夜已沉,心思缜,锐谋国,不虑身。

韦执谊深知王叔文的用心良苦、识人善任,趁俱文珍意图离间我新政一派,将计就计,让自己取争取太子这一股势力,为日后再行革新积蓄力量。思虑良久,韦执谊开口言道:

“好吧,执谊明日即去,此次定不辱命!可是,王兄你……”韦执谊话一出,王叔文便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无妨,从变法之初,王叔文便已经预感到将有今日了。”

“哦,执谊。还有一事,关系重大,你要记下!”王叔文将茶倒置熟盂之内,而后肃然对韦执谊言道。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