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延河》改稿(2 / 2)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本来是个好机会,可原主本来就不学无术,插队这几年也没看过书,理所当然地落榜了。</p>

插队生活对魂穿而来的方远平就更无法承受了,他一刻都不能等,就想回城。</p>

对未来的出路,方远平进行过深入的思考。</p>

下海经商,目前形势也不明朗,哪怕到了84年,经济领域还有几次倒春寒呢,一不小心就得摔大跟头。</p>

他按捺住投机倒把的冲动,想到两个出路。</p>

一要考上大学,二要在文艺上杀出一条血路。</p>

八十年代前后,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畅聊文学的时代。</p>

一首朦胧诗,就能让你火遍全国,比顶流还要顶流。</p>

一本文学杂志,动辄发行几十万册。</p>

1977年,发布了《关于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著作稿定为每千字2至7元,翻译稿为每千字1至5元。</p>

发表一篇三千字的小说,收入小20元,相当于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学徒工这会儿月工资才18块呢。</p>

今年3月份他写了一篇前世颇有分量的小说投给了《延河》,可犹如石沉大海,没了下文。</p>

7月20日至22日,经过充分备考的方远平参加了高考,考了454分,第一志愿填报了燕京大学中文系。</p>

等待通知书的日子心情十分焦灼,方远平原本都忘记投稿《延河》这茬了。</p>

谁曾想在前两天他突然收到编辑部的来信,让他来杂志社改稿!</p>

这不,他立刻就开了介绍信跑过来蹭饭,啊呸改稿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