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延河》改稿(1 / 2)

 1978年,8月初。</p>

西京市,碑林区建国路上。</p>

混杂着旧时光斑驳味道的灰尘在晨曦中轻轻飘荡,折射出暖暖的金色光芒。</p>

自行车流中,一辆蓝白相间的“火车脸”铰接无轨电车,慢悠悠地停在一棵绿意盎然的国槐树下。</p>

“《延河》杂志社到了。”</p>

听到售票员的提醒,方远平背着个帆布挎包,走下无轨电车,转入建国二巷,来到了《延河》杂志社门前。</p>

“这是传说中的高公馆?唉,门卫呢?”</p>

大门上挂着白底黑字的“延河杂志社”“陕省文艺创作研究室”的招牌,院中有一栋两层西式小楼。</p>

主楼比一层高但又比两层低一点,目测一楼一半好像是地下室,带有柱廊和罗马瓶式栏杆,屋顶却又属于中式坡顶,具有明显的西式折衷风格。</p>

西式小楼前,有一个类似洛可可式风格的喷泉池,绕着喷泉池有供车辆回车的车道。</p>

方远平上辈子生于八十年代,中文系毕业,先当了几年影视剧编剧导演,又写了十年网络小说。</p>

那天晚上,他刚刚晋升为大神作者,在会所抱着两个妹子庆祝,喝得酩酊大醉,没想到一睁眼,就穿越到1978年1月,一个在陕北延川县插队同名的知青身上。</p>

插队这几年,住的是破破烂烂的窑洞,吃的是野菜糊糊和窝窝头,一年到头难见一次荤腥。</p>

见几只田鼠那都要当成大自然馈赠的蛋白质一锅端了打牙祭。</p>

这两年政策松动,开启了知青返城大潮。</p>

知青们为了拿到回城指标,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接班顶岗的,有病休的,有拿到招工指标的,还有上工农兵大学的,甚至有人揣着菜刀找知青办和公社干部谈判的,不少已经返城。</p>

可原主父母只是普通工人阶级,根本帮不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