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你是不是搞错了,我的这首诗写得这么好,只能获得‘中下”的评语?”
孟革有点急切地问。
他说什么也是不会信的,自己的这首诗明明写得比以往都好,以前那些“垃圾”之作在父亲的口中都能获得“中上”,乃至“上”的评语,怎么这回他超常发挥,明明写得更好了,反倒只获得了一个“中下”?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你的诗单拎出来确实不错,但评语也没错,确实是‘中下’水平。”
见儿子还是不信的样子,孟夫子看向一旁的林迎,“明序,你来说说,为何我会对小革的诗给出‘中下’的评语?”
“因为离题!”
林迎很无奈,为什么这个坏人要他来做啊。
但既然孟夫子问了,那他只能直白的回答。
孟夫子轻轻捋了下胡须,点头道:“不错,正是离题!”
转头看向儿子,孟夫子语重心长道:“小革,你的诗词造诣已然不错,但要记住,辞藻本身并非重点,作诗之前一定要三思,人不能稀里糊涂间就做出了选择。你再仔细回想为父出题时的说辞,何为试帖诗,若题目只是给出了‘人言落日是天涯’,那么你以‘乡愁’为主旨予以赋诗自然是可以的。”
“因为这说明你很好地把握了‘人言落日是天涯’的出处是盱江先生的《乡思》,此时你以‘乡愁’来应对,自然算是不错的破题手法,这便是有物可言,有理有据。”
“可为父在出题时可是已然点出了《乡思》甚至它的全文的,此时你若还以‘乡愁’回应,试问在有盱江先生的《乡思》这枚珠玑在前,哪怕你所作诗词再如何华丽,也是毫无新意可言的,又怎能逃过狗尾续貂之嫌?”
“你再来看看明序的诗作。”
说着,孟夫子将林迎所作的试帖诗递给了孟革。
孟革此时已经被孟夫子打击得有点迷茫了,不过他也是听明白了,敢情……自己这真是离题了!
见孟夫子将林迎的试帖诗递到眼前,他急忙接过看了起来。
半晌后,孟革看完,猛地看向林迎,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他原以为自己以“乡愁”破题,已经是在第三层,没想到这个林迎居然更绝,他的这首试帖诗虽然也是围绕乡愁展开,但全诗却丝毫不见乡愁的影子,反倒围绕晋明帝和晋元帝的对话,直接上升到了“家国大事”、“衣冠南渡”这一命题。
这是直接在第五层,不,大气层了啊!
孟革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一对比,自己的那篇得意之作,就恰似未经愁苦的少年在那空谈忧愁,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不真实、没有代入感,反而尬的一笔。
与林迎这种没有华美辞藻,却立意高远的诗词比起来,简直low到家了。
这一刻,孟革十分好奇,眼前这个林迎真是他熟悉的那个姐夫吗?不是说他学识一般,连着考了好几次县试都不中的吗?
要是连他这样的水平考了好几次都还不中,那自己……
嘶!
孟革不敢想了,一想头皮就是一阵发麻。
莫非这县试,居然是恐怖如斯?!
那自己岂不是根本没戏了?
那还参加个屁!
似乎是看到了儿子的表情发生剧烈变化,孟夫子想了想还是准备安慰他几句。
毕竟自己只是想打击一下他的嚣张气焰,好让他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可不是真的要摧垮他的自信心。
轻咳了声,孟夫子组织语言道:“小革,你也不必灰心。明序虚长你几岁,又参加过几次县试,虽然多次不中,但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水平早已超越一般考生,所以此次县试他必是要全力以赴的,而你的话,水平也是不低了,否则为父也不会同意你去参加县试。”
对啊!父亲同意他参加县试,那肯定是水平达到了啊。
至于林迎,他都考了那么多次了,水平提升也是理所当然的。
孟革闻言眼睛亮了一下,一扫刚才的颓废。
小孩子就是好忽悠。林迎见状心中暗叹。
不过这样也好,他这个小舅子其实人不坏,就是心眼小了点,老是觉得自己配不上的姐姐。今天自己稍稍杀了下他的锐气,谅他以后也不敢小觑自己这个姐夫了。
如此,孟夫子高兴,林迎满意,小屁孩孟革先遭打击,再重获信心,大家都有光明……啊不,大家都有不错的心情,一时间书房里书香更甚。
……
下午的时候,孟夫子另外三个准备参加县试的弟子也过来了。
林迎与他们见了一面,很快就与他们商量好了县试互结的事,并约定好明天一同去县里办理相关的手续。
说起来,林迎对这四个将要与他一同参加县试的师弟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都是一个老师门下的同窗,往日也有接触,算是老相识了。
三人中有一个年龄与孟革相仿,这次也是头一回参加县试,还有两个则比孟革要稍大一些,但都比林迎要小,过去已有参加县试的经历,与林迎就更熟悉了。
更重要的是,三个师弟不像孟革那么乖张,在林迎的面前更是恪守读书人的礼节,恭恭敬敬地喊了林迎一声“大师兄”。
就冲这“大师兄”三个字,林迎对他们的印象就差不了。
孟夫子因为下午还有课,早早就上课去了,于是没了夫子的打搅,师兄弟几个便围坐成一圈,由林迎这个“身经百战”的县试老生,给他们讲解县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