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善与德(2 / 2)

“嘁!你小孩儿啊?看什么马戏……”

“我是怕你在家憋出病来……这大过年的!走!……你去不吧?”

“不去!”

“好!我,一,在你家不走了,中午约几个同学来吃饭,吃过饭在这儿打牌;二,看见没有?我有备而来,播放器!我马上把你这大客厅收拾收拾,放开音乐练习太极拳……”

“啊?你还让人活不活?……NNN!我的亲哥,我怕了你了行了吧?走,你说去哪儿就哪儿。”

我忍俊不禁,说:“这还差不多!走吧,我的好弟弟……天塌不下来滴……”

路上,苟四野向我大发了牢骚,也算是少有的倾诉心声。他说:“哥!你这满腹经纶的人,你帮我分析分析,我这个人虽然偶然做事不靠谱,但我的心底不能算坏吧?还可以说我做了好多的好事,只说在咱们村里,我帮了乡里乡亲的多少忙?可是,老天是怎么对我的?大到我的人生,小到我的做生意,没有顺顺利利的,总给我使绊子、总给我出难题,甚至给我带来的灾难不断。有个女儿吧,吃成那个样,小肥猪似的;小儿子吧,虎了吧唧的,一点也不机灵。我……我这是咱们了我?”

“你这叫啥话?女儿不好吗?白白胖胖的。儿子那么一丁点儿,你怎么就说定他不聪明呢?……你这人真是的!当个好人也不一定什么好事都得到你身上!那坏人也不都是做了坏事就送命呀!”

“那你说,好没有好报,谁还愿意当好人?坏也没有恶报,谁还怕做坏事?”

“不!并不是好人没有好报,而是,你是不是真正的做了个好人。好,就要好得纯正彻底,不能是‘伪君子’!有兴趣听我给你讲个这方面的故事吗?”

“哪方面?好人好报方面的吗?”

“是啊!自认为是好人,却厄运连连,心中不服,埋怨上苍……”

“那你讲吧……我听听!”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他少年聪慧、博学多才,十八岁上便中了秀才。按正常命理来推算,这位俞公应该是前途似锦、前途无量。但他在乡试时屡试不中,到了壮年,又因家中清贫,只好在私塾里教书。教书之余,他和十几个同学共同结文昌社,按《文昌帝君阴骘文》行善积德,大家一起惜字、放生、戒淫杀,戒口过,这样做了许多年。到了中年,俞公家中灾祸接踵而至。多次名落孙山不说,他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因病夭折。第五个儿子很聪明,左脚底下长有两颗痣,夫妻俩对这个儿子是疼爱有加。可惜,这个儿子八岁时在外面玩耍而失踵,从此不知去向。俞公还生有四个女儿,也只剩下一个。

这样的家庭悲剧导致他的妻子因极度思念儿女而哭瞎了双眼。俞公几十年来一直不得志,家境越来越困难,前途又渺茫,确实很凄惨。经过这么多的挫折,俞公青年时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完全破灭了。他自己反省:我是个读书人,有聪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积德,并没有多大的过失,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呢?对我这样严厉的惩罚,天理何在?

年过五十之后,每年腊月三十祭灶神时,他都亲自写一篇疏文,祷告灶神,求他向天地传递,这样做几年,也毫无感应。到了五十五岁时的大年三十,这位不得志的俞公的家里格外清冷。按传统,旧历除夕家家户户过大年,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然而俞公家中冷冷清清,他与瞎眼的妻子和一个病怏怏的女儿,在昏暗的屋子里无言相对,看到别人家团圆美满而自己家这样凄凉,不免触景生情,心中十分忧伤。

一家三口正在感伤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俞公拿着蜡烛去开门,看见来人身穿黑衣,:“我打我孙女……你别管!”

我笑笑说:“不是我管闲事,你教育孙女是对的,但这样打她就不好了!要是打伤了孩子还犯法呢!你知道不?再说了,这大过年的,小孩子能有多大的错呀!你打两下,骂两句不就N了吗!这么大打出手,要是闪着你的腰,气出你个好歹来,那不就更划不来了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