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燕赵风云(四)(2 / 2)

兄弟 红色猎隼 6973 字 2019-09-28

况且1945年9月间,贺龙指挥晋绥野战军、聂荣臻指挥晋察冀部队曾联合发起了绥远战役。在绥远战役中:晋绥野战军曾在卓资山歼灭傅作义所部第六十七军新编二十六师何文鼎部,击溃援第一○一师,毙伤俘少将副师长以下四千余人。晋察冀军区部队更一度围困归绥,晋绥军区部队在11月,12月两次攻打包头。如果不是傅作义所部凭着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而解放军军兵力、火力都不足,又缺乏攻城经验,遂打成僵持局面。直到隆冬到来,土工作业和部队食宿都遇到极大困难,解放军只得主动撤出战斗,转入休整。一举将傅作义赶出绥远也并非难事,因为参战各部队普遍对傅作义所部的战斗力心存藐视。

而傅作义出击集宁的战略更与**对集宁重要性的看法不谋而和。因此傅作义欲攻集宁,必先出卓资。解放军原已料到,卓资扼傅军出援之门户,首当其冲,责任重大,张宗逊派独立第一旅旅长王尚荣坚守卓资。战前王尚荣和朱辉照政委及全旅领导深入部队做了战斗动员,落实了防御部署,精心筹划,其部署为;以二团配置在卓资山以西山顶高地组织防御;第三十五团三营在卓资山东北高地组织防御,团主力配置在大、小南沟为二梯队,准备向西山顶等地实行反冲击;第七一四团主力为机动兵力一个连在西南高地掩护二团侧翼。参战各部队在战前做了战斗动员。**更在给贺龙、聂荣臻的电报中称:“部署很好,望按实情处理。命令集宁守军死守,任何情况下不得放弃,否则执行战场纪律!”

9月5日拂晓前,傅作义以三个师兵力—安春山的新三十一师,暂十一、暂十七师在一个炮团强大炮火掩护下,向卓资山阵地猛攻。二团坚守阵地,顽强抵抗,击退攻方多次成连成营的连续攻击。到中午12时许,西山顶二营阵地失守,教导员王承烈牺牲。特务连和三连实行反冲击。阻止敌扩展。北线敌占领头道沟东面高地后,迅速向卓资山南实施迂回包围。沿铁路南侧进攻之敌也突破一营阵地,从西面向卓资山实施迂回包围。第七一四团主力配置过远来不及增援,形势恶劣,其情景简直就像解放军运动包围战。独立第一旅旅长王尚荣王尚荣不得不在敌合围之前主动向东南方向撤走,以免被包围消灭。原定坚守三天的卓资山,实际只守了八个小时,远远未能完成预定防守计划,更伤亡500余人。

在得知傅作义所部出动时,张宗逊即同晋察冀军区副司令肖克一道率晋绥第三五八旅和晋察冀的肖应棠旅等部驰援卓资山,但是援兵还未赶到,卓资山已失守。而此时解放军方面已,决定首先消灭傅作义增援部队后再打大同,由杨成武指挥晋察冀第三纵队和接替三五八旅的晋绥独二旅等部队,继续围困大同。由张宗逊和罗瑞卿指挥晋绥三五八旅和晋察冀第二纵队肖应棠的四旅、教导旅临时组成的陈正湘纵队集中打缓,并急调杨得志、苏振华的晋察冀第一纵队向集宁增援。

傅作义所部占领卓资山以后,中央军委的电报估计其可能有三种动向:一、是在卓资山呆着不动;二、仍旧考虑凉城、丰镇为敌之主要增援路线,向凉城推进;三、才是进攻集宁。因此决定在麦胡图附近集结部队,以观其发展。

但是解放军各部队尚未到达麦胡图地区,即发现傅作义所部的暂编十一师、十七师、新编三十一师,已从卓资山经平绥铁路以北的火石坝秘密东进。8日,到达集宁西北地区隐蔽集结向集宁推进。解放军各打援部队只能急速转向集宁前进,指挥部和先头部队9日赶到集宁南郊。

10日上午8点,解放军先头部队在集宁西南山地和傅作义所部警戒部队接触,以声援集宁守城部队。傅作义所部以三个师攻集宁城,而解放军守城部队仅为绥蒙军区两个由游击队编成的小团,集宁城又没有完整的城墙,解放军只能依据城内工事,与从西面、南面攻城的**展开巷战。当天,第三五八旅和独一旅经过上百里行军赶到集宁城,立即投入战斗,夺取了敌人的几个警戒阵地。

11日,解放军陈正湘纵队四个团也到达了。当夜,晋绥独一旅、三五八旅、陈纵队包围了攻城的傅作义所部,并发起攻击,将暂十七师、暂十一师击溃。同时杨苏纵队当天到达集宁附近。虽然12日中午,第三十一师和暂十一师残部在飞机配合下,攻占集宁城西南角,城内情况很困难,但是在杨苏纵队一个团进城增援之后。形式可谓转危为安。

此时只要解放军全线进攻,会同集宁守军里应外合,傅作义所部一线进攻三个师可以说插翅难逃。但就在这时,大同前敌指挥官张宗逊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也是致命的错误,由于敌人傅作义所部的第一○一师和三十二师逼近集宁。张宗逊决定停止已开始的对集宁内外的攻势,抽调大部主力,西出大脑包山,以首先歼灭援军第一○一师。只留四纵第十一旅和城内守军与傅作义所部进行巷战,这样两个方向都形不成优势兵力。既未挡住傅作义所部的援军,也未能将其逐出城外,而集宁守军经1天多巷战,伤亡惨重,无法再战。负责警戒的陈正湘纵队一个团没能阻住敌人,独一旅和三五八旅一部又不得不回过头来阻击第一○一师,最终战场打成胶着状态。

下午三点左右,董其武派城外部分援军进城与城内敌军会合,攻击更猛烈,并集中炮火向守军主阵地电话局猛攻,同时以一个营兵力迂回进攻电话局后方车站,晚上八点左右,城内大部分阵地失守,到13日晚上十点,实在无法再守,绥蒙军区命令撤出战斗,转移城外,进入山区。而董其武所部又趁解放军军主力西去打援,又重新恢复了卧龙山,天门山,石灰山等阵地,并向小脑包山攻击,以策应第一○一师东进,夹击解放军打援部队。

而与援军第一○一师的交战也极为不顺利,解放军陈正湘纵队第一线部队正与陈正湘纵队在东土坑山激烈交战,独一旅和三五八旅一部援军奉张宗逊命令赶去增援,部队正隔着山运动,独一旅和三五八旅一部进攻山顶守军时,由于步兵进攻接近山顶,炮火须延伸射击,但因炮位低,距离近、山顶高,瞄准仰角必须加大,而仰角加大,炮弹即超越山顶而过。这样的越山炮弹,竟打了百多发。急得师长郭景云直跺脚,厉声命令炮兵,立刻修正角度,再把炮弹打过山顶,就要枪毙。

其实郭景云并不知道这些阴错阳差炮弹帮了他大忙,这些越过山炮弹,不偏不倚落在前山解放军的援军大部队人群中,前线指挥部又判断失误,以为这是傅作义大部队到达,有腹背受敌之危险,于是命令部队撤退。陈正湘纵队见独一旅和三五九旅撤走了,便自动绕集宁城向东撤退。陈正湘纵队撤走,集宁城内的傅作义所部得以恢复阵地,并和第一○一师、三十二师会合,而骑兵第四师也接踵而来,傅作义所部的兵力骤增到六个师。解放军守城部队伤亡较大,难以坚持战斗,再调杨苏纵队进城已来不及了,而且军委曾电示杨苏纵队伤亡不宜过大,我军遂于13日晚主动撤出集宁。

集宁得手,傅作义所部向大同增援,大同亦无法再攻,杨成武纵队不得不于9月16日撤围大同。傅作义以弱势兵力攻集宁,解大同之围战术目的可谓完美实现。傅作义先生当时多少得意忘形,授意手下在1946年9月20日《奋斗日报》发表了一封《致**的公开电》,文中言道: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哲等的全部主力。我不相信这是一军事上的胜利,因为诚如你们所说,本战区**武器最劣,人数最少,战力最弱,而好战心理更不如你们,虽然失败,似乎是应该的。但我们没有失败,失败的却是你们,所以这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二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怖**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旁着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画面,我不禁要问是谁杀死了他们。我按住心口问我自己,如果作战是为了我个人的私欲,或一个人的私利,那么是我杀了他们,我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我应该遭受天谴。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指导之下逞兵猖乱祸国害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可谓猖狂之极。但是朱德却特将此电分发全体将士一份云:“请将不如激将”。果然傅作义的电文引起全党全军的愤慨。据说,**当说了八个字;“不报此仇,誓不为人。”或许真正令**愤怒的并不是大同—集宁之败,则是这在报纸上以公开信或社论的形式揭人伤疤的本事,原应是他的拿手绝活。此刻却被傅作义反施己身,心中的郁闷和不爽自然不言而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