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陈赓纵队三八六旅赶到屯留城北之余吾镇,七七二团控制了东梓,二十团占据岳地至余吾一带公路,士敏县独立团进抵草滩,正准备全力进占老爷山之时。才发现晋绥军第四十七师已抢在自己前头,占据了老爷山,并控制了山顶古亩,以山顶为依托向外围推进。同时,陈锡联太行纵队南下磨盘垴,也发现磨盘垴的山头已经飘扬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于是,八路军各部队只好按照刘伯承的命令占领山下南下各要道。
面对已经转入防御态势的彭毓斌所部,刘伯承与邓小平决定留下王新亭、秦基伟所部围困长治,迷惑守城的史泽波,抽调包围长治的陈再道冀南纵队北上参战。当时刘伯承在直拨陈再道的电话中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现陈赓西在老爷山,陈锡联东取磨盘垴,等于已经按住蒋军两条大腿,你赶快率冀南主力从中间大道北插,直取要害,则敌援军必陷我四面包围之中。待你北插完成之后,发起总攻,敌援军可望在近日内彻底消灭。”
陈再道早年出生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今麻城市)乘马岗区程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了麻城最早的农**动组织-乘马岗农民协会,并成为农协敢死队队员。随后参加麻城县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参加大别山南麓的秋收暴动,11月中旬又参加了黄麻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之后。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可谓声名不显。
但是烈火炼金,从1930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对**人所领导鄂豫皖根据地先后发动四次“围剿”。陈再道在历次反“围剿”作战,在双桥镇、苏家埠、七里坪等战役战斗中,身先士卒,多次带伤指挥,率领全营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从此脱颖而出。
特别是在1932年8月8日的麻城战役之中,红四方面于受阻于陡坡山,师长命令陈再道率第3营突击拿下阵地。陈再道带领全营战士猛扑向陡坡山。战斗中,一颗子弹从陈再道右臂上部射入,从后颈下穿出,他一时竟不知疼痛,仍不顾血流满身率领全营向前突击,最终突破敌人阵地,后续部队攻了上来,猛攻守敌,全歼一个团,可谓勇冠三军。因此在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之时,陈再道已由普通一兵成长为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
“七七事变”之后,陕甘宁边区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三个师及直属部队。红四军编为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红三十一军改编为第三八六旅,陈赓为旅长,陈再道为副旅长。部队整装出发,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之后陈再道所在的第三八六旅便在山西长生口与日军作战,毙伤日军300余人,首战告捷。其后又在刘伯承亲自指挥下,伏击日军于七垣村、黄崖底多次,歼敌数百,大大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日情绪,也使八路军军威大振。
1937年12月,抗日形势发生变化。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决定抽调五个连组织一个东进纵队,率部开往冀南创建抗日根据地。12月5日,陈再道便以东进纵队司令的名义率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骑兵连,五百健儿东下太行,开赴冀南,展开了抗日斗争。
陈再道率部进入冀南后,依靠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迅速开展工作,打击反动武装,收编土匪和争取伪军反正,开办“抗日军政学校”,培训当地进步青年,并亲临讲课。很快,东进纵队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几个月后,冀南地区南到成安、北到枣强、西至隆平、东至高唐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整编部队之时,东进纵队已经下辖有三个团的兵力。
1938年8月30日夜,陈再道率东进纵队主力向临漳守敌发起总攻,激战10天共歼敌4千余人,俘获伪军长李台及官兵共1100多人。战斗中日军两次出动飞机轰炸,又派出汽车10余辆,满载日军200余人,对陈再道的骑兵团发起进攻,仍未能挽回伪军败局,反被重创,仓皇逃回安阳。之后,战斗向纵深发展,八路军攻克滑县,最终歼敌7000多人,漳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1938年11月至1939年下半年,日伪军对冀南根据地进行了多次疯狂大扫荡,我军在冀南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发起大小战斗四百余次,毙伤敌数万人,更为反日军扫荡,冀南人民开展大规模破路运动,即以日军大车为标准,把全部大路挖成道沟,深3尺,宽5尺。取土堆沟沿,修成高1尺5,宽2尺之边墙,作为人行小道。每隔数10丈挖一条四五丈之复道。冀南地区共挖道沟50000里,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时人称之为冀南平原的“马奇诺防线”。
陈再道作战有瘾,常常听到枪声即心发痒,尤喜枪对枪、刀对刀、面对面拼杀。担任师长、军长后常擅离指挥位置,亲赴前沿冲锋。因此每战之前,徐向前总指挥下作战命令时,必补充一句:“不许陈再道打冲锋!”据说某天陈再道又赴前沿单骑冲敌阵。徐向前闻之,将他叫去问:“骑兵团缺个排长,你看谁去合适?”陈再道不解何意,一愣。徐向前只能继续说道:“我看你!陈再道挺合适。”陈再道忙不迭作揖,说:“报告总指挥,下次再也不敢了。”
但陈再道擅于骑术,更长于指挥骑兵作战却是八路军之中有口皆碑的。长征时期,红十二师收复渭源。进城后之后,陈再道、王宏坤、陈锡联、张贤约、胡奇才等将军酒后赛马,其时只见将军跃马挥鞭,你追我赶,奔腾向前,引得众官兵欢声雷动。1938年1月25日,陈再道率东进纵队至巨鹿城西关。当地保安团借口住房紧张,拒不开门。第二天陈再道便命骑兵连拉开距离,绕城半圈奔驰,当地保安团见尘土飞扬,万马奔腾,怕八路军围城,急忙开大门迎进。
而更显陈再道长于骑兵的战例莫过于1940年2月八路军在冀南开始的反击石友三的讨顽战役。石友三原属冯玉祥的西北军,曾任冀北保安司令,其部后被国民革命军改编为第一八一师,石友三任师长,不久任扩编后的第六十九军军长、第十军团司令。石友三秉承蒋介石旨意,与八路军对抗,制造摩擦,最终发展到武装进攻的地步,大肆捕杀我游击队战士和抗日家属,同时与日寇勾结,配合日军扫荡我抗日根据地。
对于这样的顽敌,第一二九师决定发动讨顽战役,痛打石友三部,以巩固冀南根据地。当时在冀南地区的顽军共有一万七千多人,八路军军出动了二十多个团分成五路分别进攻和钳制石友三各部。陈再道和刘志坚负责指挥左翼队伍共十个团兵力,担任主攻任务。石友三闻讯率部秘密南逃,陈再道命各部迅速追堵,沿途击溃守敌,直逼石友三至威县东南的下堡寺、摇鞍镇一带。我军立即包围顽军所在地区,经五天五夜激战,歼敌两千余人,石友三本人则乘雪夜率残部西逃。
这天夜晚,陈再道心绪不宁,夜间冒雪出门,想四处走走消除连日的疲劳。忽然发现雪地上有大车驶过的痕迹,正从两个村子之间辗过,立即亲率百余名骑兵跟踪追击。至凌晨,发现顽军在曲周东北的南北龙堂正准备西渡滏阳河。由于敌众我寡,陈再道命令骑兵部队严密监视敌人,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再发动攻击。中午时分,东纵的两个团赶到,猛攻顽军阵地,石友三拼命抵抗,下午四时许,石友三率残部南逃。
这时周边日伪军出动两千余人,掩护石友三,双方激战之时,石友三渡过滏阳河,逃窜而去。三月初,我军开始了第二次讨顽作战,陈再道改率中央纵队,主攻石友三部。第一天首战告捷,攻占了六塔集等地,继而击溃顽军反击,并切断石友三部与高树勋部的联系。3月5日,石友三部溃散,陈再道命部队分路追击,自己则亲率骑兵团穷追顽军主力至东明海头集。至3月11日,石友三率部逃过了陇海线,八路军骑兵团才奉命后撤,但回师途中再歼其数百人。陈再道雪夜亲率骑兵追击的故事倒是应了那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古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