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遗梦行 NCCCCCR 0 字 2022-11-07

 从老爹那里出来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原以为这是一个安全和平的年代,自己可以坐在家中尽情享受这个国公老爹带给自己的红利,即便一辈子不务正业也能活得潇潇洒洒。什么妻妾成群啦、肉林酒池啦······虽然我也没想这么夸张,但就当个无所事事的快乐二世祖还是可以的。

只是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繁华的王朝,处处充满了危机。

要知道,这时段可仅仅才开国三十余年。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姓张家的龙椅还没捂热呢!这天下不过才统一三十来年,帝王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维稳天下,先苟住把人口、生产、经济给盘活,平稳发展后再谋大业。

但现在呢?这个张燧不仅没有收敛的意思,反而纵情声色、铺张浪费。

连年征讨倒也情有可原。作为帝王谁不想开疆拓土留下千古芳名呢?但问题在于张燧这个家伙明显就是军事上的白痴。虽然书上没有详细记录张燧征新罗的具体动向。但是,三十万兵马,居然惨败给一个弹丸小国,这一点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

再说说这位老哥修建运河的事情。不得不说,修建运河绝对是大功一件。毕竟在现在这种运输不发达的年代,水路是明显要比陆路来得更为便捷的。虽然工程浩大且劳民伤财,但绝对算得上一劳永逸的事情。

但是,话又说回来,张燧开通运河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民生交通吗?

要知道,几乎在运河开工的同时,张燧立刻下令为其制造宝船二十艘,并在运河所经的姑苏城修建行宫。

我想,这哥们儿想要这条运河的最大动机,就是为了能够去江南纵情享乐,至于我上述的那些民生问题,应当只是附带的。

现在大齐的处境其实很微妙。总体来说,当下朝廷和地方之间达到了一种很奇怪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建立在当前大齐边疆相对稳定,且经济增长也相对平稳的前提下。而这种平衡十分的脆弱。抛开边境问题不谈,就以大齐内部的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这就像一捆易燃易爆的雷管,一旦朝廷发生动荡便会瞬间引燃。

而我现在就在担心,张燧这次脑袋一热拍板的第二次东征新罗,会是点燃这些雷管的火苗。

打心眼里,我并不相信张燧的军事能力,就他之前那个战绩说出去都能笑掉大牙。这一次,貌似他还是执意要求自己作为齐军的统帅,运筹帷幄一展宏图。

怎么说呢?又菜又爱玩,说的应该就是张燧这种人了。

话说回来。我会答应老爹入伍还有另一个原因。

虽然老爹位即人臣,身为国公与国同休,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但是,本就身份高贵的国公,当下正领着兵屯守北疆,远离了皇帝的控制。那么,会发生什么,便显而易见了。

要不然就是国公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甚至直接起义兵指临安;要不然就是皇帝老儿心生疑窦,大手一挥直接把国公连根拔起。

在我看来,君臣之间的猜忌之心绝不可能不存在,更何况张燧这样自大狂妄的人。朝堂之事并非过家家,我虽然鄙视张燧的军事能力和他的性格,但这个家伙的智商绝对不是盖的。

他虽然狂妄,但是心思却又相当缜密。就从他弄死太子成功上位,就可见一斑。

尽管书上记载,那是太子突然密谋策反所以才被宰。但是仔细想想,怎么可能呢?

最简单的一点,彼时的张汝早就病入膏肓了,要不了几些时日就要百年了。太子何必为了早几个月登基,就冒着极高的风险谋权篡位?况且,这种做法还会让自己背负万世骂名。

更重要的是。当时为什么会有一名太子近臣突然跑去告密揭发?按理说你都是太子近臣了,如果太子果真要谋反,您老人家早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想躲也躲不开了,怎么说也都是抱着必死的态度死磕到底才对。怎么可能都事到临头了反而认怂跑去检举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