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杂志报”算是他随意率性的小手笔,据说起因乃是其嫌弃本地小报太不够专业,所刊内容既无权威公信力,又无抓人眼球的娱乐消息,犹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以干脆另起炉灶办了这份小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求人不如求己。
因其身份地位使然,第一时间便能打探到诸般朝堂秘闻。如刑部左侍郎家有悍妻,其在外密蓄美妾,但终被发现,“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结局很是狼狈,成了朝堂笑谈。又如,太仆寺少卿娶妻纳妾九妇,共生育十二女,力求一子,乃纳豆蔻小妾,“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哪曾想小妾十月怀胎后又生一女,是为“十三妹”。少卿大人恸哭“天绝我也”,遂卧榻不起。时人乃曰实非“我”当为“后”,无子之痛悲乎,非人之罪,b天绝人“后”。
如此种种,皆为百姓所喜闻乐见。而且,世子亲自下场设计刊面,一版为时政要闻,二版为军事外交,三版为科举秘要,四版为诗词歌赋,五版为农工商道,六版为朝堂逸事,七版为话本征文,八版为花边野谈。
当今词坛有“花间派”,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影响甚剧。“花边野谈”与前者几乎挨不着边,有蹭热度之嫌,但受众却运胜于前者。此版也被称作“花边新闻”。
花边新闻因其形式与手工艺品的花边极为相似而得名。传统的花边是指手工艺品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镶边,也称花边,花边新闻与之一样,都是用于装饰。
据传,开初常世子报刊为了求得版面整体上的美观,将一些小新闻填充在版与版或文章与文章中间。这类小新闻因其多于名人的私事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甚至有些人买报纸就专门为了看花边新闻。
渐渐的便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新闻形式,花边新闻不再见于报缝之间,也不再是小新闻,而是整版甚至整本的出版发行。内容还是与明星有关,强调娱乐性。亦指娱乐新闻,娱乐而已可信度不高,有道听途说或生硬臆造之嫌。
但这种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反而最受民众欢迎,yy之心人皆有之啊。
此次花魁大会的相关信息便多见诸于“信江杂志报”第八版,也即是所谓的花边新闻了。离大会开始日期愈近,此类“新闻”便愈是频繁见诸报端。
譬如,本届大会仍旧是“云想阁”、“绮丽馆”、“琼台”这三家楼子比拼,花魁极大概率在其间产生,董小宛、冯倩倩、应素白竞争状元之位。
譬如,七版的连载话本《倩女幽魂》讲述的是书生宁采臣和女鬼聂小倩之间发生的一段人鬼恋,一经刊登便引发阅读热潮。子不语怪力乱神?恰恰相反,追书大军中恰恰是识字擅文甚至饱读诗书的士子更为狂热。话本仍在连载当中,故事已被搬上舞台,并因而捧红了若干不知名的“演员”。据说,作者君乃是一心比天高落魄书生,遇见了命比纸薄的青楼女子冯倩倩,一见钟情,却无力为佳人赎身,奈若何?心力交瘁之下便有了这出“人鬼情未了”的浪漫爱情故事。但又有另一则新闻称,这唤作“孙子贵”的作者不是旁人,正是颇有离经叛道之气质的朝阳王世子。
新闻如此释疑:“孙子贵”,反过来念便是“贵子孙”,世子名“伷”。伷者,帝王或贵族之子孙也。你品,你细品,这才是事实真相啊。
咦,此话有理,竟是叫人无力反驳。
当然,世子殿下并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这便耐人寻味了。
又如,关于冯案首与董小宛不得不说的秘密。文中极尽模糊臆想之能事,三分真七分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文笔之婉转用词之虚渺令人拍案叫绝。总而言之,几篇报道下来,连冯过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与董小宛“有染”了。冯董恋,乃是真真正正的“花边新闻”。
对此,冯过表示很无奈。俺只想搬条小板凳静静的看戏啊,怎成男主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