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人性是蜕变还是会涅槃?(1 / 2)

 第四十七章、人性是蜕变还是会涅槃?

我和晓晨回到宿舍。其他舍友都已休息,我赶紧洗漱上床,心想能睡一觉多好呀!

人世间的事情大都不会顺遂人的心意。我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脑海里浮现出来好多有关高志刚的记忆,开始是模糊,慢慢却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他的屠户高家,他的爷爷奶奶,他的大明白爸爸和麻辣妈妈,四个年龄递减两岁的弟弟,还有擅长骂大街的姥姥,舅舅姨姨以及有生活作风问题却精明能干的姥爷——城南第一王。那么清晰的一张一张人物的脸一个个涌现出来,走马灯一样从我眼前走过,消失,或说或笑,或吵或骂,还有带着一脸幽怨而慈爱的资本家小姐出身的奶奶姜氏,那么生动活泼,于是我彻底失眠了。

高志刚和我在一起劳动的一幕幕,他一封封大谈理想的书信,他追牛自杀的风波,管少童任接站路上的爱情表白,还有管少童晓明的雨天快送,学校美术展、运动会,高志刚的到校闹剧般的求婚,王朔与高志刚的互斗,最重要的是今晚我同桌马晓晨的精密推理,三观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会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爱情与婚姻?我应该如何回应父亲的退婚问题?我又该怎么面对管少童和王朔?王朔今天又怎么会那么巧碰到高志刚对我纠缠的呢?

天啊!

我是越想越头疼,越想睡越睡不着。思绪更是天马行空,无限放大开来了。

人性是什么?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性可以蜕变也是不容置疑的。比如那些

历史上可以颠覆我三观的历史人物,无疑就证明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

说起匡衡,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凿壁偷光吧。匡衡小时候家里穷,没钱读书,他只好借书来读。等到匡衡长大后,他白天下地干活,没有过多的时间读书,到了晚上因为家里穷没钱,点不起油灯,也没有办法读书。后来他发现隔壁邻居家的灯光从墙里透过来,于是匡衡灵机一动,把那面墙壁抠出来一个小洞以便透过更多的光亮,这样晚上他就可以读书了。

就这样,匡衡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对《诗经》理解很深,当时身为太子的汉元帝也非常赏识他,等到汉元帝继位后,匡衡被任命为郎中。看到这里,似乎也没感觉到匡衡是一个令我们感到颠覆三观的人。

可是时位移人啊!后来匡衡的所作所为,与年少时期的勤奋学习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凭借汉元帝的赏识,匡衡一步步做到了丞相之职,此外他还被封为乐安侯,封地有31万亩。然而如此强大的权势和富足的生活,匡衡还不满足,他不但强取豪夺了临淮郡民田四万亩,还指使部下贪盗国家财物,因为背后有汉元帝的宠爱,也就没人敢惹他了。

汉元帝去世后,匡衡以贪污罪被弹劾,汉成帝将他贬为庶民,没几年,匡衡就在家乡病死了。这样的匡衡还是您一直以来认识的匡衡吗?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机遇环境对一个人三观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使人性蜕变的面目全非。高志刚虽然从很小就跟着他爷爷奶奶长大,可是恶劣的原生家庭文化会不会浸染他成为他妈妈那样的人?这可真的说不好。从他参加工作后以及要求结婚、自杀事件的态度看,竟然和他妈妈思想意识三观高度吻合!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浑身发冷。

贫穷的环境往往会激发人们的名利欲望。高志刚的理想从他书信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觉得自己一定能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我跟他会幸福吗?是不是像晓晨分析的一样,要看我价值的大小才能决定我的家庭地位,甚至会因家庭或者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轻易被取代甚至抛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