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奇货可居(1 / 2)

国柄 和佛祖一起打牌 3752 字 2019-09-22

 沐连鱼的这番话彻底改观了艾兰香对于商人的看法,艾兰香仔细思索了一番,不由叹道:“没想到行商居然还有这么多道道,也难怪古人会说学到老做到老了。”

“这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情是容易做的?”沐连鱼一脸正色,“而实际上,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用心去观察、去体悟!行商如做人,也需要变通。打个比方来说,既然那些客商酒楼不愿意用姑娘的茶叶,为何我们不变换一下思路,去妓院试试呢?”

“妓院?”艾兰香微微一怔。

“莫不是姑娘也看不起那些流落红尘的苦命女子?”

“这倒不是,只是……”艾兰香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这也是成为商贾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沐连鱼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在艾兰香的面前,对艾兰香问道,“兰香,都说是钱乃万恶之源,可我要告诉你的是,金钱本身并没有错,就看是谁在使用它。如果我不说,你又怎么会知道这锭银子曾经在什么人手中使用过呢?是娼妓,还是达官贵人?”

沐连鱼每一句话都寓意深刻,溯本追源,艾兰香仔细品味了一番,似有所得。

沐连鱼见艾兰香有所顿悟,又对艾兰香问道:“兰香姑娘通古博今,当知陶朱公?”

艾兰香微微颔。

知道就好办了,沐连鱼这才继续说道:“《史记》中记载陶朱公范蠡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再有儒商鼻祖——端木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也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端木子贡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试问,如果没有端木子贡,孔子也未必为人所知、成就一番伟业吧?”

“啊?”艾兰香惊讶出声,她虽然知道这其中典故,却从来没有细究过。

“除了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端木子贡之外,还有被称为智慧商祖的白圭。”沐连鱼侃侃而谈道,“白圭,名丹,战国东周洛阳人,梁惠王时在魏国做官,后来到齐国、秦国。《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诸如‘人弃我取’、‘知进知守’等经商理论至今对理财也有指导意义。再有营国巨商——吕不韦,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后世的囤积居奇,卖空袭击的商业理念就是源于此人,更有富可敌国的沈万三等等。”

沐连鱼如数家珍,他口中诸如这些富商名流无一不是流传史册的顶尖人物,艾兰香不由听的心驰神往。

沐连鱼一脸庄重道:“兰香姑娘,事无贵贱之分,这些名垂千古的先哲前辈就是我等楷模,之所以提到他们,也是为了让你我共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兰香今日受教了。”艾兰香站起身来对沐连鱼盈盈一拜,“先前兰香对公子多有误会,还请公子请勿见怪。”

“姑娘快快请起。”沐连鱼连忙伸手扶住艾兰香笑道,“常言道,不打还不相识,你我相识也算是有缘,如若兰香姑娘不弃,之前我们之间的种种恩怨就算一笔勾销。从今以后,我们一起携手共创一番事业。”

“既然公子抬爱,那兰香就恭敬不如从命。”艾兰香一言应允,“实不相瞒,家父生平所愿就是把艾家茶坊扬光大,所以兰香绝不会轻易放弃,就算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一定要证明我不可以。”

“好一句就算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一定要证明我不可以。”沐连鱼没想到艾兰香居然爽快的答应下来,心中甚逾,从一侧拿出一本卷册同那本《古棋谱》和暖玉镯一同递给艾兰香,“这本卷册乃是连鱼日常经商的一些心得,兰香你聪慧过人,相信一定能从中有所收益。至于这枚暖玉镯,有道是君子不夺人所好,更何况这枚玉镯乃是你娘的遗物,现在也算是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