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殿试风波(四)(2 / 2)

看来官家被逼迫的不浅啊,这些个朝臣们还真是见缝插针。

“你也觉得朕应当尽快立储?”官家听不出喜怒,也不管跪下的几个朝中重臣,反问道。

盛长栒眼睛一转,心中暗笑,并不慌张继续说道“臣以为,陛下迟迟未做决断,何尝不是为了天下计?为苍生计?”

“哦,怎么说?”官家明显被盛长栒突然转变的话风吸引,身子明显前倾想要听的更加仔细。众位大臣也都齐齐看向他,什么情况?

漏出了一个一切尽在掌握的暗笑,丝毫不在乎众人的眼光,继续说道“过继宗室,继承宗庙。于国于民都是大事,陛下过继嗣子,与陛下更是家事。作为后继之君,未来储君,当品行与才能兼备。作为陛下嗣子,当礼义廉孝兼得。如此要求,何其苛刻?

“条件苛刻,自然要慎重考虑。”

停顿了一下,吊足众人的胃口“陛下选才尚且需要经过,乡试、府试,会试,殿试,等层层选拔。更要亲自考校学识,再由吏部评测,如此种种方才为一方官员。更何况储君乎?”

“陛下此子满口胡言,国本不可不早立,愿陛下为天下苍生计。”话音未落就有大臣出来反驳

官家倒是看戏一般,津津有味的看着下首众人,这个盛小郎君倒是有趣。

面对着多位大臣出言质疑,盛长栒不卑不亢的躬身行礼,这才面对众大臣继续说道“敢问这位大人,国之根本,仓促而就。他日若动摇国之根基,又当如何?谁能担此大责?是你吗?还是你”

拖着长音,犀利的眼神,丝毫不惧怕的质问着这些,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们。只问的他们哑口无言,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相互对望,有的更是三缄其口,不在言语。有的更是低下了头,谁敢保证?谁能担此大责?虽不说话,但不少人对盛长栒暗暗记恨。

只见跪在地上的盛肱吓得,瑟瑟发抖,这是不要命了吗?一个劲的给盛长栒使眼色,只可惜盛长栒看都没看他,一人面对千夫所指,泰然处之。

一番言语大半的朝臣熄了火,只有少数顽固分子,大声喊道“你休要胡言,小小年纪你懂什么?”

以此壮胆?不屑的笑了笑,这可不是谁声大,谁有理的地方。

“陛下臣年纪虽小,却也懂的事急从缓的道理。举荐官员尚且要考校调查,更何况一国储君?国之根本?岂不是更应该慎之又慎,臣以为陛下这些时日的考量,决断,英明神武,理智睿敏,绝非凡人所及。不被臣公所扰,不愧是古往今来第一仁君。”

说着还顺便拍了拍官家的马屁,任谁不喜欢奉承话?

只见官家喜笑颜开,频频点头,看来对盛长栒很是满意。

“陛下臣以为,盛长栒为前途后路,状元及第,不顾国本,谗言献媚,这是佞臣之言啊陛下。求陛下革其功名,逐出朝堂,永不录用”那个大臣气的一下子跪在地上,大有和盛长栒不死不休的架势。

官家皱着眉头看着那个大臣,盛长栒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微微一笑,看来官家被这些人逼迫的也甚是烦闷“大人着急逼迫陛下立储,又所图几何?若是仓促间立下储君,不堪大任又当如何?您能担此重责吗?或者~这位大人如此着急,当真是为了国本归正吗?”怀疑的目光落在那个大臣的身上,上下打量。

“你一小小进士竟敢胡言乱语,羞辱臣公?”指着盛长栒气的咆哮着,真是气急了。